导语
不久前有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同事问我,书上不是说右肺有水平裂和斜裂,左肺只有斜裂嘛?为什么我发现这个人右肺不止水平斜和斜裂啊,是不是我发现了「新大陆」了?然后我问了另外两个年轻医师,他们也说不清楚,我想有必要普及一下这个「新大陆」,就总结了以下内容,和大家共同学习。
肺副裂是指分隔某部分肺组织的额外胸膜结构,可完整或不完整。副裂极其常见,解剖学上一般人群的出现率高达50%,它们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但平时工作中X线和CT出现率不高,X线胸片显示率约10%,CT则为20%。
肺副裂包括:1、肺奇裂2、下副裂3、上副裂4、左水平裂。
虽然肺副裂本身无病理学意义,但影像学医师应认识这些副裂,以便更好地理解肺部病变的影像学征象。
No.1
奇裂
胚胎发育时,一侧异位的奇静脉在右上叶顶端形成深凹的胸膜裂,形成奇静脉叶。胎儿发育过程中奇静脉和胸膜的内陷导致右上叶的正常解剖变异。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副叶,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支气管。
X线胸片:奇静脉瓣通常在胸片上可见,右上肺野内带弧形线状或带状影,终止于右肺门上方的24cm处,终止处呈水滴状;
CT表现:CT上则可直接显示副裂的全程,轴位图像上为右上叶内侧弧形高密度影,上部呈线状,下部为带状;矢状位或斜矢状位重建图像可显示奇静脉及其连接的右上肋间静脉、上腔静脉。增强扫描清楚显示奇裂内奇静脉强化。奇裂分隔的肺组织称为奇叶,奇叶大小不一。
X线胸部正位片示:右上肺野带状影,外缘呈弧形,下端稍粗,止于肺门上2-4cm处。
胸部CT示:右上叶内侧弧形高密度影,上部呈线状,下部为带状,将正常的肺叶分隔。
No.2
下副裂
肺的下副裂,又称Twining’s线,它把内侧基底段外侧,将其与其他肺的其余部分分开。是最常见的副裂,尸解发现率为30%45%,约12%的人在CT检查时可见副裂,X线胸片发现率约5-8%。发生在右肺的比发生在左肺的概率约5倍。通常它是不完整的,只能延伸0.5-2厘米。
下副裂是将右下叶内侧基底段与其他基底段分隔开的正常变异。
下副裂示意图
No.3
上副裂
上副裂:位于下叶背段与基底段之间,影像学上呈线状,走行高度相似于水平裂,它将右下叶分成上段和基底节。裂缝可以表示为完全裂缝和不完全裂缝。右肺受累的发病率高,比下副裂少见,尸体解剖发现率为6%;
影像表现:侧位X线胸片或CT矢状位MPR显示该裂位置偏后,与脊柱重叠或走行于脊柱旁。该裂分隔的肺组织称Nelson背侧副叶。
上副裂是水平的,在水平裂平面的下方。它把右下叶分成上段和基底段。
No.4
左侧水平裂
左侧水平裂;分隔左舌段与左上叶其余部分,通常为不完全性分隔。尸解发现率为8%18%。影像学上表现为左肺上叶线样稍高密度影裂缝,将左肺上叶分隔为舌段和左肺上叶,走行向内倾斜。
鉴别诊断
1、正常叶间裂:走行于正常位置,无副叶结构。
2、肺纤维瘢痕:呈弧形或不规则形,局部透过度增高或密度减低、结构紊乱。
3、气胸:主要是局限性气胸,可见肺压缩边缘。
4、下肺韧带:纵向走行,位于肺门与膈肌之间。
小结
肺副裂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解剖学上一般人群的出现率高达50%,虽然肺副裂没有病理意义,但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这些副裂,从而更好的认识、区分病变;年轻医师可能有部分能认识,但大部分人还不清楚,希望通常这篇小文章让更多的年轻医师充分认识,解除心中的疑惑。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
1、AccessoryfissuresofthelungDrKieranKuselandDrHenryKnipeetal.
2、肺的副裂GodwinJD,TarrerRD,刘荫棣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08-29
3左肺上叶副裂的CT及平片表现郭喜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03)
来源:影像时间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