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普及一下鼠疫的几个知识点
TUhjnbcbe - 2022/8/18 17:58:00

一、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二、防治鼠疫的基本原则

在*和*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群众,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制定长远防治规划,依靠科学,加强监测,长期预防,坚持不懈。落实以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大幅度降低主要宿主密度。

三、鼠疫的“三不”、“三要”、“三护”制度

“三不”: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要”:要及时报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要做到住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猫入笼,狗拴养,定期进行灭蚤处理;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

“三护”:要进行有效防护,人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必要时穿高筒靴子或防蚤袜子。在疫区、疫点处理过程中,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进行健康监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要进行看护,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

四、鼠疫容易发生的季节

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各类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变动。通辽市为达乌尔*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人间鼠疫以5—6月为第一高峰,8—9月为第二高峰。

五、鼠疫的传播途径

1、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多为腺鼠疫,鼠蚤吸入病鼠血液后,鼠疫杆菌便在蚤的前胃大量繁殖。当疫蚤再叮咬其它鼠或人时,病菌即注入鼠或人体,构成感染。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4、鼠疫疫蚤还可以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鼠疫流行。

六、哪些动物会感染鼠疫

根据调查我国有85种动物可以感染鼠疫,常见的有牧区草原上数量最多的旱獭、*鼠及多种鼠类,还有狐狸、狗、猫、猞猁、*羊及多种动物等。这些动物能把鼠疫传染给人。

七、鼠疫的防治措施

1、灭鼠、灭蚤:控制鼠疫发生与流行,必须开展经常性灭鼠、灭蚤工作。灭家鼠时居室要同时灭蚤,在鼠疫疫源地灭鼠,鼠洞灭蚤。对家猫、狗实施灭蚤,犬要拴养管理。

2、提高警惕,监视鼠疫疫情。在疫源地的群众要做到“三不三要三护”。

3、鼠疫防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疫源地的广大群众要在*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卫生专业人员工作,听从指挥和支持有关处理措施的实施,共同努力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八、鼠疫的潜伏期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肺鼠疫、败血型鼠疫1—2天。接种鼠疫疫苗者发病可延长到7—12天。因剥食染疫动物经皮肤伤口感染的潜伏期比染疫蚤叮咬者要短。

来源:健康库伦

编辑:李黎

审核:崔继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及一下鼠疫的几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