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神农本草经讲座十二
TUhjnbcbe - 2022/6/12 17:53:00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种(植物药5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空闲时间多的可以看视频,空闲时间少的就看后面的文字内容。今天的内容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再学习,可能到第二天,积累了更多,更加的不想学习了。

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接上期内容:介绍细辛、石斛、巴戟天、白英、白蒿、赤箭、奄闾子、析蓂子,蓍实、灵芝、卷柏、青黛等中药

内容简介

上药共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皆无*多服久服而不伤人,想要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寿者皆须本于上经。

本期内容介绍的中药有:

川芎、*连、络石藤、蒺藜子、*芪、肉菘蓉等。

?

神农本草经(第十二讲)

神农本草经讲义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五十二、蓝实(青黛)

蓝实

味苦寒,主解*,杀蛊蚑,注*,螫*,久服头不白轻身。又今俗名青黛。

从属于大青科名蓝草者之蓝叶制出,体轻质细,药用最良,今多见于园艺。

味咸性寒无*。

蓝实(青黛)为解散热*要药,主散五脏郁火,治时疾热狂与大青同功,并敷热疮虫咬,头生*水疮,治小儿丹*。

填骨髓,明耳目,利五脏,调六腑,通关节,治经络中结气,使人健少睡,益心力。

疗肿*。

蓝叶杀百药*,解狼*,射罔*。

主解班蝥,芫青,朱砂,橒鸡,砒石*。

外敷治痈疽蛇犬*。

普通三分至钱半。

凡血证非血分实热,而由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空上炎,发为唾咯吐血诸证,切不可用青黛等,盖血得寒则凝,则寒热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

蓝汁—蓝叶之汁,主一切*,百*药,天行热狂,游风热*肿*,吐衄血,金疮血闷,烦渴,女人产后血晕。

蓝淀—蓝汁中合有石灰者,主解诸*,敷热疮,小儿秃疮热肿。其止血拔*杀虫之功,更胜于蓝。

五十三、芎穷(川芎)

川芎

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一名川芎。

产四川陜西及江南各地,为多年生草本,或自生或栽种,根为块状结节,味辛烈,入药。

味辛性温无*。

川芎为顺气行血要药,功能行气开郁,入肝理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主治头痛及妇女一切气郁血郁,心腹痛,腰脚软,破宿血,养新血,补肝散风。

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

脚膝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

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鼻血,溺血,脑瘫,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痰血。

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益肝虚。

川芎之味更辛苦于当归,得木火之性尤烈,苦而兼辛,有生血之功,质不柔润,性专走窜,故专主行心肝之血。苦者火之味也,苦而兼辛,则性温而有生血之功,苦而不辛,则性凉而专主泻血,温者阴中之阳,是风木本气,故入肝经,根又主上升故能至于巅顶,以散风寒,气滞血瘀,寒热身疼,女子经闭不通,当行血中之气。

普通三分至钱半。

其性疏散,不宜久服,反能损肝,畏*连,伏雌*。

五十四、蘼芜(川芎之苗)

蘼芜

味辛性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注,去三虫,久服通神。即川芎之苗也。

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

作饮止泄泻。

蘼芜花入面脂用。

五十五、*连

*连

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产四川者良,雅州者尤可贵,云南及他省亦有之,为山野多年生草本,日本产者劣,然多流入我国。根色*,故名。

味苦性寒无*。

*连为清火除湿健胃要药,功能治湿滞,解热*,益肝胆,厚肠胃,主治肠澼下痢,天行热疾,胎*疳疾,效益甚多。

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安疣杀虫。

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连之味正苦,入心经以泻火。清火之药,是水交于火也,故能止血,凡药得苦味者,其中必含水性,故能降火,此为水火互根之理。其质枯而不泽,其纯于苦味而无气,故守而不走,为去暑之要药。

按此药专治热与利湿,凡出现热症皆可用,但是须要辨明是属于何种热,例如虚热,则须在去热药中增加补虚的药物,像*连阿胶汤;如是实热,则须在去热的药中加去实的药物,像三*泻心汤之类,学者按此推之,即可善用*连。*连大寒,得水之性,故去热。与阿胶鸡子*为填离清坎之药,故治心内之热。

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除热燥湿,明目止利。

普通三分至一钱。

血少气虚,致惊悸烦燥,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泻,真阴不足内热均忌。

五十六、络石(石龙藤)

络石

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

又名耐冬,云花,为野生常绿藤本,茎有气根,藉以攀缘于他物上。此药以石上生者为最佳,故又名石龙藤。

产山谷阴湿之地,为自生常绿之草,茎入药。

味苦性微寒,无*。

络石主利筋骨关节,治风热痈肿,能凉血退热,舒筋活络。

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久服明目润泽。

主一切风,变白宜老。

蝮蛇疮*心闷,服汁并洗之,刀斧伤疮,敷之愈。

普通一钱至三钱。

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忌服,恶铁落,畏贝母菖蒲。

喉痹肿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用络石草一两,水煎一大碗,细细吞下,少顷即通。

五十七、蒺藜子

蒺藜子

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又名刺疾藜。

到处皆有。

味苦性温。

主身体风痿,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做磨粉。

主身益精,疗水脏冷,小便多,止遗沥泄精,溺血肿痛。

白疾藜治睛球凹陷,及睛生障翳,视物模糊。

利湿,此以金行水也。

腰脊引痛——捣末为蜜丸,胡豆大,酒服二丸日三。

年久失明——阴干捣散,食后水服方寸匕。(外台)

五十八、*耆(*芪)

*芪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我国山西陕西均有出产,山西绵上者佳,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根肥大,短而理横,味苦者不堪入药。

味甘性微温无*。

*耆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止痛。

女人子脏冷,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内补。

助气,壮筋骨,长肌肉补血,破症癖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侯不匀。痰嗽,头风,热*,赤目。

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实皮毛,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之痛。

太阴疟疾,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

禀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以北耆最佳,人身之阳气皆从肾与膀胱之气海出发,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而为呼吸,分布于皮毛,则为卫气,北耆之体极松,内行水道之孔更大,故知其气盛,*耆之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叶,气即水也,故其气盛而能补气,色*如三焦油膜,故为三焦之良药,能拓里达表,行三焦之水气,又皮色黑,是水火之色也,色*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补,*耆入土最深,得土之气最厚,故又大补脾,所以*耆归脾经,又能通利三焦也。与升麻不同,升麻味不厚,故能升不能补。

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内补脾胃,外托疮*。

普通生者钱半至三钱,炙者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耆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一般言*耆专于补气,凡气虚之症皆可用,又治自汗,补中气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脓,肾亏溺血亦治之。

*耆皮——性味功用同*耆,善走表逐水湿,治虚浮及脚肿。

拣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切片晒干,再筛去灰即得。炙*耆,用蜂蜜与水置锅中炒至干,取出冷却,即是。

五十九、肉松容(肉菘蓉)

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一名肉苁蓉。

生于各处高山,为一种寄生植物,茎富肉质,叶细如鳞。

味甘酸咸,性温无*。

肉苁蓉为益髓壮阳要药,功能治精血不足,阳痿不举,女子绝产阴痛,润枯燥,滑大肠。

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益髓悦颜色,大补壮阳,治女子血崩。

男子绝阳不兴,女人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血,遗沥,女子带下阴痛。

象人之阴,味咸入肾,温润而强阴,能助肾中之阳,益命门之火也。

补精益气,养血润肠。

普通二钱至四钱。

凡泄泻,肾中有热,强阳易兴而精不固者均忌,忌犯铁器。

洗净,大小分开,浸泡4~8小时,捞出,润透,切6毫米纵片,用清水漂4~6小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得。

取肉苁蓉片,加白酒调匀,置密闭容器内,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停火稍闷,取出晒干即得。一般酒制后,较能温肾助阳。

下期内容:防风、蒲*、香蒲、续断、漏芦、蔷薇、天名精、决明子、丹参、茜草、飞廉、五味子、旋覆花、兰草

这么好的内容一定要收藏,没事就打开看看,转发给你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知识,保护家人的健康!

??千年长寿操

??梁冬对话倪海厦

??张仲景心法传讲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诀

??常小荣教授艾灸教学讲座

⊙注: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农本草经讲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