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0艾灸案例分析
TUhjnbcbe - 2022/4/29 0:10:00
青少年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index.html

南岛艾灸学堂艾灸入门30讲

第三十讲案例分析

作业:

1,案例1中利尿为什么会选昆仑穴?

选用昆仑穴,是基于昆仑乃最高之山,膀胱经气到此,气势如巅,顺流而下,瀑布一般!高式国《针灸穴名解》里说:昆仑穴对本经经气下贯,有瀑然之势。选用昆仑,欲借此瀑然之势,使小便滑利也!

2,案例2中阳明实热的脉象特点是什么?阳明郁热的具体处理方法是什么?

阳明实热:右脉,久持脉洪大有力,顶手,经久不衰。

处理方法:推背,点揉手三里穴,捏脊后艾灸曲池穴

3、从案例3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第一,手足逆冷时,要考虑厥阴,当没有明显的厥阴里证,就要考虑厥阴表证。而厥阴表证,可以通过艾灸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内关穴来解。

第二,疾病是不断变化的,起初是厥阴表证,艾灸后可以转入太阴,波及阳明,最后竟然是通过手心出汗,透出阳明的湿热而彻底恢复。我们在临证时要根据实时的观察,确定刻下的病因病机等影响疾病走势的因素,治疗要及时跟上疾病的变化,切不可刻舟求剑。

第三,表里相兼是非常常见的,确定表里病证及其关系后,可以兵分两路,也可以先解表后调里。表证未罢时,不可以着急处理里证。

第四,邪气明显消退后,要耐心地等待正气来复。此时不折腾往往比瞎折腾,效果要更好一些。联想到很多孩子病刚好的时候,状态还没完全恢复时,很多家长就着急给孩子进补,或者还想着再用药,做更多的治疗,有时候做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恢复健康。

实践题:排除艾灸禁忌症后,点根艾条悬灸下肢穴位30分钟至1小时,并记录艾灸时的身体感觉。(备选穴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艾灸足三里,有双腿热感!

原文:

热出汗、失眠

4月4日在自得灸馆看一人,详细四诊信息如下:

男,38,主诉睡觉时出汗,进而影响睡眠。

详询出汗的情况,答:以肚子和裆部为主,腰、胯和胸口都有一点汗,后腰明显

怕冷,前面汗多处怕冷反而不明显。已持续一段时间,之前是一躺下便明显出汗,

现在推迟到夜半十二点左右出汗明显,汗出时有明显热感,自觉是因为热而出汗,

但又因后腰怕冷,不敢掀开被子睡觉,就这么捂着,影响一整晚的睡眠。半夜容

易醒,伴随少许的心烦。前胸和后背没有明显的怕冷。

这几天广州降温,热出汗的情况不仅没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客人自己补充:有站桩的习惯,左侧肚子到下午四五点钟都会咕噜咕噜叫,站桩

时不拘时间,也伴随着这样的声音,打嗝后这种现象明显好转。

大小便情况:大便正常,小便少而无力。

脉象:右脉尺部浮,按之稍弦,有力,寸部明显陷下,力弱。左脉浮感不明显,

缓而稍软,寸部不足。

客人自己补充:右手自觉麻,感觉表皮有轻微的痒感。在别的艾灸馆艾灸神道时,

刚开始艾灸时,有明显的喘不过气的感觉。

舌:舌质红,苔薄,少许*,舌润。

其他重要症状和体征:口不渴。手指自温。

详细四诊信息如上,有心锻炼中医辨证和艾灸选穴功夫的朋友,可以根据以上信

息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其他朋友可以直接拉到下方看案例的详细分析):

1.为什么会出汗?

2.站桩和下午的肠鸣,说明了什么?

3.右尺脉为什么浮而弦?双寸脉为何都沉?

4.腰为什么怕冷?

5.为什么灸神道会感觉喘不过气?

6.小便为何少而无力?

7.有没有表证?

8.如何判断此证的预后转归?除脉象的变化外,应嘱咐病家观察自己哪些

症状的变化?

附上4月4日下午跟同事们分析这则案例的板书,供大家参考:

案例详细分析:

先说确定表湿存在的证据:

手足自温是诊断太阴风湿表证的主证。持脉后,可以摸病家的手,把握两个要点:

手指温度高于手心温度,手心与手背温度一致,可以写手自温。仅手指温,可以

写手指自温。此案的手指自温比较典型,需要先考虑太阴风湿表证的存在。

同时口不渴,双寸脉陷,湿邪郁阻上焦,可以出现双寸脉沉(或一浮一沉,或双

寸脉浮)。并且已经影响上焦膲膜,所以艾灸神道时,正气振奋于内,而湿邪阻遏

于外,可出现短时间的喘不过气——此时更为恰当的选穴应该是身柱,艾灸身柱

增强肺的宣发功能,把上焦的湿邪先宣散开来。

针对病家的表湿,我选择加强版的宣表湿组合:捏脊后艾灸身柱。

帮他艾灸身柱的灸师,灸后说病家在艾灸时频频地叹气,而病家并没有自觉自己

在叹气——叹气,又是影响到上焦膲膜的证据,同时在此处是气机得通的信号。

但此案不仅是表湿,下焦的情况更多,而且更复杂。肚子和裆部等阴面出汗,伴

热感,而且汗后不怕热,考虑湿热下注,引起阴面出汗。

那右尺脉浮而弦,该如何解释呢——这个问题,正是此案的最最关键处!

弦脉不仅主气郁,而且主水饮。病家有没有水饮的证据呢?有,肠鸣声——打嗝

后缓解,说明仍在气分,还没影响到血分;小便不利,水邪存在的证据比较充足

了。

还需要注意到,病家有腰部怕冷的老毛病,而肠鸣声的形成和加重,是腰部明显

怕冷加重之后的事——此处的怕冷,是阳虚的表现,因为病家的腰部怕冷,盖一

层被子就不怕冷,不是外感病时的时时恶寒。

也就是说,病家下焦的情况是:阳虚导致水饮,同时兼有湿热——湿热是导致阴

面出汗的直接病因。调理的方法,我选择先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筋,振奋阳气,温

阳而化饮;增加膀胱的气化,促进排尿。排尿量增多,不仅可以作为温阳化饮的

预后,而且排尿可以带走湿热,减缓出汗。所以,应该把排尿量作为判断灸后效

果的重要指标。

艾灸选用昆仑穴。选用昆仑穴,很多人不理解,而且灸师当场查书,告诉我:昆

仑穴没有记载有利尿的效果!言下之意,是问我要不要换个穴位?

我选昆仑穴,是基于昆仑乃最高之山,膀胱经气到此,气势如巅,顺流而下,瀑

布一般!高式国《针灸穴名解》里说:昆仑穴)对本经经气下贯,有瀑然之势。

选用昆仑,欲借此瀑然之势,使小便滑利也!

分析清楚后,调理的方案写出来就是:先按揉后背膀胱经筋,再捏脊,最后三灸

身柱和昆仑,以期表里同解,温阳化饮,通阳祛湿之效。

以上分析,还只是脑子里打转的想法,具体效果如何,要看这几点:

1.灸后诊脉,右尺弦脉减,手足自温减

2.当晚睡眠热感和出汗俱减,睡眠改善

3.单次小便量增多

(这里隐含的意思,当你判断清楚时,应该能够提出来判断疾病预后转归的指标,

才算过关。)

验证一下:

?  灸后右尺脉弦感大减,手指自温几乎消失——此谓气至,预后一般较好。

?  4月5日一早回访,客人一直没回复,直到上午十一点多才回

1
查看完整版本: 30艾灸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