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温病学小讲堂第七讲温病的治疗二温
TUhjnbcbe - 2021/11/21 19:09:00
北京看手足癣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40.html

温病学小讲堂

文/温病教研室吴智兵教授、林长峰主治医师

第/七/讲

温病的治疗(二)——温病的主要治法

大家好,上期介绍了温病的治疗原则是“祛除温邪、扶助正气”,接下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温病的主要治法。温病的治法繁多,大致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兼治法和瘥后调治等。

温病的内治法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祛邪为主的治法,这是温病治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和解表里法、祛湿清热法、清营凉血法、通下逐邪法等;二是以扶正为主的治法,这是温病后期的主要治法,即滋阴生津法;三是用于急救的治法,包括开窍息风法、固脱法等。

本期先来了解祛邪为主的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

泄卫透表法,俗称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逐邪外出,泄热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根据在表温邪的不同,本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疏风散热适用于风温初起,邪在肺卫。症见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边尖红,苔薄白。代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2.解表清暑适用于夏日暑湿蕴阻于内,寒邪复侵犯于表。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心烦,口渴,脘痞,舌红苔腻等。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卫分宣湿饮。

3.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邪郁肌表,气机失畅。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体困重,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4.疏卫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侵袭肺卫。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鼻咽喉干燥,咳嗽少痰,舌红苔薄白。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注意:温病一般忌用辛温发汗,否则可助热化火,出现发斑、出血、谵妄等,如遇“客寒包火”证不排除辛温之品的应用,但也只需微辛轻解。根据病情的需要,泄卫透表法可与滋阴、益气、化痰、消导、清气、透疹、解*、凉血等治法配合使用,但应注意相兼治法的使用不要妨碍表邪外解。

现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促进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张反应,加快人体散热,促使体温下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全身和病变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局部炎症消散等功能。

二、清解气热法

清解气热法又称“清气法”,是清泄气分热邪,解除气分热*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温病表邪已解,气分里热亢盛,热邪尚未入于营血分者。

1.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热郁胸膈而热势不甚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扰于胸膈的证候。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舌苔薄*,脉数。代表方剂如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等。

2.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气分邪热炽盛,表里俱热的证候。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舌苔*燥,脉洪数。代表方剂如白虎汤。

3.清热泻火适用于邪热内蕴,郁而化火的证候。症见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小便*赤,舌红苔*,脉数。代表方剂如*芩汤或*连解*汤。

现代研究提示,清解气热法对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作用;对细菌内*素有中和与解*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渗透作用;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及人体淋巴细胞母细胞的转化能力,促进抗体生成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具有解热、镇静、升压、强心、止血和修复机体组织器官等作用。

三、和解表里法

和解表里法是以和解、疏泄、宣通气机达到外解里和的治法。适用于温病邪已离表又尚未入里成结,而是郁滞于少阳或膜原、流连三焦的半表半里证。

1.清泄少阳适用于热郁少阳,兼有痰湿犯胃的证候。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胁脘闷痛、烦渴溲赤、舌红苔*腻、脉弦数等。代表方如蒿芩清胆汤。

2.分消走泄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症见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

3.开达膜原适用于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的证候。症见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舌红绛或紫绛,苔白厚浊腻如积粉等。代表方如雷氏宣透膜原法或达原饮。

现代研究提示,和解表里法具有一定的解热、抗菌、消炎、利胆、调节肠胃功能和免疫功能等作用。

四、祛湿清热法

祛湿清热法是驱除三焦湿热的治法。本法具有宣畅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等化湿泄热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1.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的证候。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或微恶寒,汗出不解,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如三仁汤。

2.燥湿泄热适用于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遏伏中焦的证候。症见身热而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舌苔*腻,脉濡数等。代表方如王氏连朴饮、杏仁滑石汤。

3.分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的证候。症见小便短少,甚则不通,热蒸头胀,渴不多饮,舌苔白腻等。代表方如茯苓皮汤。

注意:使用本法还应注意对于湿邪已经化燥者慎用;湿邪内阻伴有阴液亏损者慎用;湿盛热微者,苦寒药当慎用或不用,应以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为主。总之化湿法的应用须权衡湿与热的偏轻偏重及邪之所在部位而选用相应的化湿方药。

现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抗感染、调节胃肠功能、利尿等作用。

五、通下逐邪法

通下逐邪法是攻除里实,导泻热结的治法。本法具有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排除邪*,给邪以出路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热邪与有形实邪如燥屎、湿滞、瘀血等互结于肠腑的证候。

1.通腑泄热适用于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证。症见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时有谵语,腹部胀满或硬痛拒按,舌苔*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代表方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2.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肠道的证候。症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如酱,舌苔*垢浊腻。代表方如枳实导滞汤。

3.增液通下适用于阳明热结而阴液亏虚之证即所谓“热结液亏”。症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等。代表方如增液承气汤。

4.通瘀破结适用于温病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的证候。症见发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紫绛或有瘀斑,脉沉实。代表方如桃仁承气汤。

注意:本法驱邪力猛,若使用不当,容易伤正,平素体虚者,或在温病过程中阴液、正气耗伤较甚,虽有热结,也不宜一味单用攻下之法,应配合扶正药同用。

现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排除肠道及全身*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肠管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还具有利胆、利尿等作用。

六、清营凉血法

清营凉血法是清解营血之热,消散营血分瘀滞的治法。本法具有清营养阴、凉血解*、滋养阴液、散血活络的作用。适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分,营热或血热亢盛的证候。

1.清营泄热适用于温病的热入营分,营热阴伤之证。症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代表方如清营汤。

2.凉血散血适用于温病热盛血分,迫血妄行,热瘀交结之证。症见灼热躁扰,甚则昏狂谵妄,斑疹密布,各种出血,舌质紫绛或有瘀斑等。代表方如犀角地*汤。

3.气营(血)两清适用于温病气分与营(血)分的同病证候,即气营(血)两燔证。若偏于气营同病,则出血倾向不重。症见壮热口渴,烦扰不寐,舌绛苔*,代表方如加减玉女煎;若为气血两燔,热*深重之证,则见壮热躁扰,甚或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斑疹密布,出血,舌质紫绛,苔*燥或焦黑,代表方如化斑汤、清瘟败*饮。

注意:运用本法应注意热在气分而未入营、血分者,不可早用。营分、血分病变兼有湿邪者,应慎用本法,以防本法所用药物寒凉滋腻之弊。

现代研究提示,本法具有抗感染、消炎、中和内*素、改善微循环、减轻血管内弥散性微血栓形成、镇静、强心等作用。

温馨提示

一、广州中医院温病学小讲堂课程安排时间表:

(自第六讲起略有调整,以此为准)

第一讲:温病学概述(一)——温病学的前世今生

第二讲:温病学概述(二)——有个性的温病

第三讲:温病的病因

第四讲:温病的发病

第五讲:温病的分类

第六讲:温病的治疗(一)

第七讲:温病的治疗(二)

第八讲:温病的治疗(三)

第九讲:温病的治疗(四)

第十讲:温病的预防

第十一讲:温疫(一)——什么是温热疫

第十二讲:温疫(二)——什么是暑热疫

第十三讲:温疫(三)——什么是湿热疫

二、由广州中医院温病学教研室讲授的《温病学》慕课第一期已发布上线,3月份将进行第二期线上课程学习。欢迎大家参加学习!

学习指引:

手机/平板均可下载“中国大学MOOC”APP。

使用手机号注册APP。

登陆到中国大学MOOC后,在发现新课中,搜索“温病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点击“报名参加”。OK!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病学小讲堂第七讲温病的治疗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