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5/12 13:28:00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作者:大将*郭最近在看综艺《怦然再心动》。*和吴永恩这一对的cut真是刷了一遍又一遍,甜而不腻,适合多次服用。两个人一起逛街。一起做饭。一起运动。吴永恩去接*下班,看她疲惫,借肩膀给他靠。两个人的相处氛围默契又愉快,我坐在屏幕前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粉红泡泡。但这对CP的关系又不止于表面的甜蜜,当有故事的成年人开始坦露内心的秘密,我就知道这段关系变得认真了。前几天,*首度公开承认自己有一个孩子,点燃了热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先在节目里跟吴永恩做了坦白,毫无掩饰,节目播出后才在微博上公开。看到*的真情流露我还真为她捏一把汗,并不是谁都能接受你的过去。但吴永恩的回应很真实也很真诚,先是自己去洗手间整理情绪,回来后他拥抱了*,「你可以跟我说这些东西,意味着你给了我信任,我想告诉你我很在乎你。」后面的互动中,吴永恩也没有回避孩子的话题,两个人一起看小朋友玩滑板的视频,他说想多了解*的儿子,因为孩子是他很重要的人。吴永恩真的是在努力地去融入*的生活,是在认真接纳她和了解她的。这电视剧一般的甜甜恋爱,真的令人羡慕眼馋。不同的是,电视剧有剧本,这次大家磕到的可能是真CP。不仅有网友拍到*和吴永恩一起逛街的照片。节目制作人也在微博澄清没有剧本,「毕竟大家都是有思想和个性的成年人,不会勉为其难浪费时间和感情。」制作人这段话我非常有感触,尤其是年纪越长,对恋爱的质量要求越高。只有我爱你你爱我是不够的,也不是确认了恋爱关系就能走向真正的恋爱。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美妆圈很火的无效化妆概念,有些妆化完还不如不化。有些恋爱也一样,根本不值得一谈,因为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感情,它们就是「无效恋爱」。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恋爱,只想搞钱?因为很多恋爱关系的质量实在太低,毫无收益可言,还徒增烦恼。我总结对比了「无效恋爱」和「有效恋爱」的特点,欢迎自查,欢迎对号入座。无效恋爱最重要的表征之一就是不快乐不开心。在这段恋爱里,要么争吵频繁,要么对方冷漠疏离,总之,你跟他在一起的整体感受是痛苦焦虑沮丧多于快乐幸福,那这段恋爱就是无效的,谐音梗说明一切,「无笑」恋爱当然「无效」。如果只是追求焦虑沮丧不安全感,那你何必谈恋爱?你去谈工作啊,虽然痛苦但还能进步,还能提升能力呢。跟他在一起很快乐,被爱情滋润的同时,还能体验一种积极的愉悦感,像戴上一张玫瑰色的眼镜,看待生活都觉得美好而浪漫,这才是一段有效恋爱。其实恋爱这件事,不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理性分析。人的感受都是先于认知抵达你的大脑的,你能不能感受到快乐,没有人比你更清楚。恋爱本身就能让人分泌多巴胺,产生快乐的感觉,如果多巴胺的汹涌都没有压抑住你的不快乐,甚至让你变得比之前更焦虑。那你图什么?图「多么痛的领悟」吗?这个年代,想找个人陪其实非常简单,寂寞的人太多了。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单身?因为我们没办法欺骗自己。我们要的陪伴和交流,不止于表面的「吃了吗睡了吗在干嘛」,我们还渴望被感知被理解,甚至灵*碰撞。有个年轻的女性朋友跟我聊起过她的一段恋爱,不能说不快乐,但真的很乏味空洞。从相遇到相识到热恋,她们一直在重复吃饭看电影逛街聊天等等这一套程式化的恋爱活动,但是越来越无话可说。因为每次她谈到更进一步的话题,比如自己的喜好、未来的打算,男朋友的回应都很简单,也并没有想要深入的意向。你觉得我换份工作怎么样?挺好的啊,你想换就换。我觉得现在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发展前景。那就找个有发展前景的。有效恋爱是有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的,哪怕并不总能保持观点一致想法相似,但彼此愿意交流愿意输出,也愿意更多了解对方。如果你的伴侣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观、想法和态度的输出,也不愿意去了解你的更多人生面向,那陷入这种「无效恋爱」跟他对话,都不如找Siri逗闷子来得畅快。虽然张爱玲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描写了爱慕产生的那一刻,常见的内心活动,觉得对方太闪耀,有一种担忧配不上的自卑感。但后半句可是「从尘埃中开出花朵」啊。如果你跟一个人在一起,一直感觉到自己低到尘埃里,那这段关系不仅无效,还很危险。PUA就是无效恋爱的极端例子之一,被对方不停打压、攻击、控制,让你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我价值感被挤压被击溃,越来越自卑胆小懦弱,这不算是恋爱了。好的恋爱就算没有让你成长,但至少会让你感觉到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爱对方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值得被爱。「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恋爱的目标,是个人的功课,但当你因为一段恋爱关系,觉得自己越来越糟糕,越来越退步,那只能用分手来证明自己没问题,是对方的问题了。虽然用「无效」和「有效」来分类恋爱这件事,看起来有点功利,但高质量的恋爱真的是有效能的,这种效能并非物质层面的功用,而是在精神层面的滋养和愉悦。如果一段爱情让你萎靡、消沉、不快乐,让你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这个世界,那又何必谈了个寂寞。本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