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初春,气候多变的季节,如何抵御“外邪”侵袭?
冬末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早晚的温差大,一些身体素质不大好的朋友,这个时间段就容易伤风感冒、头痛脑热的。所以,这时候的养生,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自己免疫力,这样才能少生病。
那么,冬末初春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
我们知道,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力低下时,感冒、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作、肺炎、腹泻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反复发作。所以,提高免疫力的问题,切不可忽视。下面这11个小问题,最好能尽可能做好:
1、保护好鼻子: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外窍熬,气温低导致人们容易感冒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未能“保护好”鼻子,或者说保暖工作没有做好。鼻子的温度通常会比其他地方低一些,更容易降低对外邪的抵抗力。如果天气非常冷,不妨戴上口罩或围巾,帮鼻子取暖。
2、清洗鼻子:
在感冒、流感多发季节,个人卫生是防御的第一道屏障,而鼻子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过滤器”,可以用一些淡盐水清洗与喜爱鼻腔。另外,还要注意勤洗头发、眉毛和胡子,这些都是最容易沾染灰尘污染物的部位。可以避免污染物通过眼睛、鼻子或口腔进入体内而引发感冒。
3、多喝开水:
多喝水能使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更湿润;还能让人神清气爽、充满活力,现代科学证实,多喝水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分子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身体吸收,使人体器官中的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特别是晨起的第一杯温开水,尤为重要。
4、多喝酸奶:
酸奶中的益生菌,能帮助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此外,在帮助肠胃蠕动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调节甲状腺的平衡。
5、少吃糖:
多吃糖会使体内环境偏于酸性,而酸性体质是各种微生物的温床,使人容易感染各种细菌而出现疮、疖、扁桃腺炎。
6、勤剪指甲:
指甲长度如果超过指尖3毫米,指甲缝中的细菌就会显著增多,其中就有一些是传染病源,如流感病毒等。所以要勤剪指甲,日常洗手也最好注意一下指甲缝。
7、戒烟戒酒:
吸烟会导致体内血管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冬末初春,最好能减少烟酒刺激食物。
8、适当多“辛”:
中医认为,辛味能散。冬末初春时节,正是阳气需要升发的阶段,适当吃点辛味食物,不但有助于阳气发散,也有一定的养肝和驱寒功用,如花椒、辣椒之类。
9、合理膳食:
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主要靠食物来维持,有些食物成分能协助强化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如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以及锌、硒、钙、镁等微量元素,可增加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所以,冬末初春,合理膳食很有必要。
10、补充维生素C:
冬末初春时节,水果蔬菜相对没有夏秋那么丰富,而补充一些维生素C就很有必要了。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尤其是抵抗力弱、经常感冒的人,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感冒。
11、心情愉悦:
春季是阳气散发的季节,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容易激动,伤春悲秋的忧郁和感怀,都不利于身体抵抗各种疾病。因此,保持心情愉悦很有必要。常常去大自然走动一下,在暖暖的阳光下散散步,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情。
总之,冬末初春,正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如果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足够强大,也就更容易轻松度过了。上述11个小问题,最好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