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C5病区,名出院患者中,用纯中医方法治疗的有70名。这些患者(包括重症、危重症)平均住院12.5天,人均医疗费七千余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患者的证,会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医专家方邦江并不反对呼吸机治疗,如果需要,同很多重症科西医一样,他也赞成(呼吸机)及早介入。“就像在爬山,爬到一定的高度,中医、西医汇合在一起,就是新医学”。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中医药系统共抽调了5批余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其中名来自国家队。2月15日,接到通知后,方邦江和团队深夜飞至武汉,驻守雷神山病区1个多月,直到3月31日所在病区关舱。医院急救科主任、岐黄学者,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重症专委会副主委。
在外界看来,中医主要在新冠轻症中起作用。作为第四批国家队成员之一,方邦江却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好了一些新冠重症患者。
△方邦江和医疗队成员
他负责的雷神山C5病区共收治了名患者,除了27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其余都是轻症患者。到3月29日,有个患者出院,转科7人。整个病区保持了零死亡的记录。这些患者平均住院12.5天,人均医疗费.49元。其中,纯中医治疗70人,无一例轻症、普通型病人转为危重症。
“我的老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在世传授了他很多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经验,我提出的‘表里双解’、‘截断扭转’治疗新冠肺炎,重剂人参、大黄治疗危重症,就是受老师的‘英雄肝胆’的思想启示”,方邦江如是说。
而用中医治疗重症患者的,医院的南一病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就是负责人之一。
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截至3月底,其所在病区共收治重症、危重症名,出院病人名。出院病人中,中医辨证单纯中药治疗8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西医治疗10例。
一个患者的救治故事
1月31日,作为确诊妻子的密切接触者,69岁的张元(化名)去医院做了CT,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出现了片状的阴影,认为他是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与此同时,他的症状开始显现出来:气短、胸闷、头痛、恶心、出汗,医生给他开了克立之、阿比多尔、氯喹、莫西沙星、激素及中药连花清瘟、中药汤剂等药物治疗。
2月2日,医院收住院,这是他第一次住院治疗。除了静脉输入拜复乐,口服阿比多尔、克立之、连花清瘟等药物,张元还得到了吸氧支持。张元的临床症状逐渐缓解后,2月15日,医生便让他出院回家隔离。隔离期间,他断断续续服用拜复乐、阿比多尔片。
“出院查CT检查时,我爸爸CT加重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是不符合出院标准的,但医院认为,总体病变不重”,张元的医院的一名影像科医生。
但出院后的20天,张元的病情还是加重了。短短两天,先是炸裂般的头痛、呼吸困难、气短加重,继而突然发热,烧到了37.8度。
实际上,出院后的张元身体仍然虚弱,免疫系统还未完全恢复,甚至出现了贫血,以至于3医院抽血复查时(2月23日-3月10日),医生发现他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一直下降,从1.06降到了0.3,正常范围是1.1-3.2之间。
3月9日拍完CT后,医生发现,与此前相比,病灶扩大,比如双肺上叶和下叶有新增病变,多处胸膜范围增大、增厚。
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10日,张元再次住院,医院收治。医生给他使用了抗病毒(磷酸氯喹)、激素小剂量静滴、抗炎药(莫西沙星),还有用于增强免疫力的丙球蛋白后,第二天,淋巴细胞绝对值终于稍有上升,从0.3上升到0.72。
张元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没有基础疾病,女儿也没想到,“但病情说加重就加重了”。
“父亲能用的西药都用了,在短期的对症治疗上效果是很好的,但是用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失去了用药指证了,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我看到他肺部病变还是没有好”,虽然没达到需要抢救的状态,但是张元的临床症状不见好转。
3月11日,张元被转入医院,方邦江主任接手治疗。
转入医院后,方邦江做的第一件事,是停了张元此前用的所有抗病毒、抗菌素药物和激素,然后针对头痛,立即给他使用了安宫牛黄丸。同时对肺间质病变,方邦江把自己服用的虫草粉也“贡献”给老人,用于在短期内恢复免疫力。
“抗生素不会随便使用,每一个病人使用抗生素前,都必须经过病区的严格审批,严格适应症比如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等等”。方邦江解释,目前使用的很多抗生素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有耐药和真菌感染风险,后果很严重。
而被很多患者视为“大补”的贵重药物、为之减轻头痛的神器,例如白蛋白和速尿等,在方邦江看来,会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脱水更严重,不利于气道排痰。
在C5病区治疗期间,除了给予间断吸氧外,方邦江以中医汤剂为主,配合中药注射剂以及具有康复作用的艾灸、穴位敷贴、耳穴等多种治疗手段。
住院一周后,张元的临床症状几乎消失了,八点健闻从医生办公室的远程视频中,看到张元的气色好了许多。3月20日,方邦江再次给他查了CT,急性的病变明显吸收好转,病情向愈。几天后,张元便达到了出院标准,在完成出院隔离后,便高兴返家了。
中医治疗重症,在于准确判断病机
和张元一样,通过中医手段干预,治愈的患者不在少数。
2月20日,方邦江的团队收治了第一批41名患者,武汉医院作为收治新冠医院大多数是重症和危重症。到3月15日,共收治患者人,出院患者55人,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21岁,重症、危重症患者24人,中医治疗率为%。
△方邦江和同事为患者进行治疗
方邦江在临床上观察到,新冠肺炎在在危重症早期,多有“舌黄、心腹痞满”的症状,很容易化热伤津耗气,所以判断要尽早采用荡涤“毒”邪、急下存阴的“截断扭转”的治疗思想,从而邪去而不伤正,使人正气得护,病程扭转。
在参考国家、上海市中医治疗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方邦江创新性提出提出了疫毒挟湿的新冠肺炎致病理论,以及“急性虚证”和“截断扭转”治疗思想,构建了全程补虚、截断逆转等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体系。
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有“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观干”明确指出传染病有正气虚的免疫力低下状态,方邦江讲“新冠肺炎全程都是正气不足,很虚”,所以他一开始,不仅是危重症,即便是轻症他就给患者上了补药(以人参为主)。提升患者“正气”,即中医整体性治疗思维的体现,不只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