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领先ECMO体外膜肺氧合连救11位
TUhjnbcbe - 2023/7/19 20:29:00

年的疫情,让“ECMO(体外膜肺氧合)”进入大众的视野。

而在心脏重症的救治战场上,ECMO也一直创造着生命奇迹。

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破裂……一项又一项的急危重症,都依靠ECMO给患者带去重生。

近日,华中阜外CCU连续利用ECMO救治11例心脏重症患者,近2个月的ECMO成功脱机率也达全国领先水平。

70岁的张大爷就是这11个“死里逃生”的幸运者之一。

张大爷的急性心梗发作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二下午。正在家里看电视的张大爷突然感觉胸口一紧,心前区开始出现持续性的钝痛。张大爷马上含服了速效救心丸。过了一会,胸痛的症状一点都没有减轻。这下家里几个人都慌了,赶快拨打,医院就诊。

医院时,张大爷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医护人员立即予以气管插管,保证他的呼吸通畅。

在给予一些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心脏情况依然很差。EF值(射血分数)只有17%。射血分数代表了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一般来讲健康的成年人,射血分数的正常范围为55-65%。

为了挽救张大爷的生命,医院立医院CCU的电话。心脏重症团队再次在夜色中集结出发。

2小时后,医院体外循环科副主任李建朝带领团队到达张大爷身边,重新评估患者心脏、外周血管等多项指标后,立即为患者植入“救命神器”。

凌晨00:59,患者来到医院。距离张大爷突发胸痛已经8个小时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此刻,每一个救治步骤都必须快、稳、准。

绿色通道早已开启,冠心病四病区主任杨宏辉教授已经做好手术准备。

带着ECMO、呼吸机,专家为张大爷行冠脉造影。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近段几乎全部闭塞,管腔内充满血栓;左侧二支均有病变,最严重的是左前降支,开口及近段已达90%狭窄。

由于患者心功能极差,血栓负荷很重,此时冠脉支架植入风险过高。需要纠正心功能及充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再对血管进行支架治疗。

回到CCU后,CCU主任张静教授再一次认真评估病情,为张大爷接上另一生命支持重器——IABP。利用ECMO、IABP、呼吸机这三大生命支持重器,帮助患者恢复左心功能,为下一步治疗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3天后,张大爷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再次被推入介入中心。杨宏辉教授探明情况后,在患者的左前降支植入两枚支架。导丝顺利通过病变部位,球囊预扩张后恢复血流,手术成功。

与张大爷一样幸运的是30岁的女教师莹莹。

2个月前,因为劳累加上受凉,莹莹得了感冒。想着感冒也不是啥大事,自己吃点药休息休息也就好了。

可是过了两天,莹莹的感冒没有好转的迹象,并且还出现了心慌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后,心电图显示有改变,并且肌钙蛋白也有所增高。医生考虑,会不会是心肌梗死。为莹莹冠脉造影后,发现她的血管状况良好,随即考虑心梗可能性较小。在爱人的陪伴下,正准备回家静养休息的莹莹还没走出病房,新的情况又出现了。这次莹莹出现了室速,当地医生一看,马上考虑到莹莹可能是被“暴发性心肌炎”找上门了。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该病特点是起病急骤,患者很快出现心脏衰竭或者严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肺、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数据显示死亡率高达90%以上。

情况紧急,医务人员立即打通了医院CCU的电话。

“好的,我们马上出发。”接到电话的张静主任,立即集结ECMO转运团队,奔赴km外的豫南。

奔波4个小时后,医院体外循环科副主任李建朝等专家见到了已经昏迷的莹莹。此时的患者,心脏跳动微弱,射血分数只有20%。再次评估患者情况后,医务人员为患者经皮穿刺,ECMO上机。

19:00,莹莹来到了医院。此时莹莹的情况依然非常危重。反复室速、心室血流淤滞、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每一项都是摆在张静主任面前的难题。认真迅速地评估病情后,张静主任带领团队为之规划救治方案,并立即为莹莹实施进一步的抢救措施。

除了ECMO,医务人员还为莹莹接上IABP和呼吸机,三大生命支持重器全部上阵后,莹莹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莹莹的情况十分危重,从接诊的那一刻起,重症*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不敢放松。

医护人员利用心脏超声指导ECMO流量优化,间断调低流量,做到最精准的容量管理。在生命支持重器的辅助下,加以药物治疗,5天后,莹莹撤掉了呼吸机;一周后,撤掉了ECMO,8天后,撤掉IABP。患者顺利转回普通病房。

除了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ECMO在各种心脏重症中都显示过它的“威力”。

胡女士今年31岁。3个月前一场发烧让她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心脏问题。

6月上旬,受凉后的胡女士发起了高烧,在家自行口服药物后,疗效不佳,到当地诊所进行就诊。对症服药之后,胡女士觉得症状减轻了。没想到,第二天在家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急诊医院后,不停地出现室颤达数十次以上。给予气管插管,并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一天后,室颤的现象未再出现。

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1个月后,胡女士的心脏电流再次“变本加厉”的乱了套。

7月11日,再次受凉后的胡女士又发起了高烧,自行服药后症状减轻,晚上早早的就上床休息。没想到,睡眠中胡女士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并伴有小便失禁。家属马上带医院。就诊途中,胡女士的丈夫持续给予患者心脏按压。

医院后急诊行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予以电除颤数次,并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胡女士反复室颤,是非常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为了挽救她的生命,一通电话打到了医院CCU。

带着ECMO,心脏重症*团立即出发。

2个半小时后,李建朝副主任来到胡女士床前。此时,当地医护人员已经为胡女士除颤多达次。

为胡女士植入ECMO后,立刻返回华中阜外CCU。转运途中,胡女士还反复出现7次室颤,ECMO的“神奇功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入院后在ECMO支持下,CCU医护人员精心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内环境,精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室颤不再发作,顺利撤掉ECMO。第4天,心律失常二病区主任医师付海霞教授为患者在局麻下行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手术顺利,很快胡女士就转入普通病房。

张静教授说,像张大爷、莹莹、胡女士这样依靠“ECMO”成功治愈的患者近两个月内在CCU已经连续11例。这11名患者年龄从30岁到80岁,来自省内外多个县市,ECMO运行时间最短18个小时,最长达个小时,救治范围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破裂、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各种心脏急、危、重症。

可以说,ECMO是重症医学里最复杂的医疗技术,主要是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作用,它能够给病人创造时间赢得时间,让患者有机会去恢复。

可是,这个被誉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的生命救治神器也不总是散发救命“天使”的光芒。在ECMO的使用中,并发症非常常见,如出血或栓塞。并发症通常与基础疾病或与ECMO使用(血管穿刺、体外循环、持续抗凝等)有关。据了解,在心脏重症的救治上,这个“一半魔*一半天使”的神器在全国的平均成功脱机率不到50%。

ECMO医院、一个地区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在张静教授的带领下,医院CCU团队,年ECMO使用的成功脱机率达到83.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华中阜外CCU,对于ECMO使用的精细化的管理,张静教授提出了17条“*规”,内容涵盖应用心脏超声指导ECMO流量优化、精准的容量管理、靶向目标管理、分段式覆盖、“静”式包扎法等。

CCU团队始终将其倾心打造的“心脏重症5小时生命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事业重心。东至商丘,西至洛阳,南至信阳,北达安阳,河南省内任何区域出现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人,都可以在5个小时内实现转院转诊。除此之外,救治网络也在不断向外延伸。重症*团用实力为山西、山东、湖北、河北、安徽、湖南、四川等省份的患者解决“心”问题。“心脏重症5小时生命圈”是个心脏重症临床救治的理想概念。我们从理性层面上根据最快接触患者的时间来划区定位,只是为了能够使心脏重症患者以最快捷的路径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在CCU的学科发展理念中,心脏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要顾全大局,甘做“顶梁柱”,致力于成为心脏病前沿学术的倡导者、科学救治理念的践行者、最新治疗方案的引领者和心脏重症学科发展的探索者,以期将学科的发展始终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保持“并轨”,从而以最好的“奔跑”姿态和最专业的学术态度为心脏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医院体外循环科除了高质量配合完成每天的心外科手术的同时,还成立小组,24小时值班、随时待命,配合急诊和监护室完成急危重症病人转运、ECMO置管、管道预充、机器启动和维护等紧急救治工作。

目前,医院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越来越成熟,对标国际,为更多疑难危重患者带去生存希望。(霍亚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领先ECMO体外膜肺氧合连救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