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决战ICU(报告文学)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2月11日,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内,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病床旁查房交班。新华社发
医院,南6楼ICU病区。2月10日,第一次裹着防护服“挪”进隔离病房,医生侯果心里一沉。
30张病床上躺满新冠肺炎患者,过半被呼吸机面罩罩住口鼻,气管插管者不在少数。监测仪的尖锐警报音此起彼伏,屏幕上数字闪烁如同交通信号灯,随时有“叫停”生命之流的可能。
尽管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三年多,但侯果从未面对过这么密集的危重病人。
来不及发怔。这里是战场,任务只有一个:抢救生命!他向病床边走去。那里,先他而来的医疗援助队队员们已从1月18日奋战至今。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集中收治重症、危医院就成为“前线中的前线”。来自天南地北的多支医疗援助队会聚于此,共同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
医院一样,医院,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西院区、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院东院区……在医院,医院的ICU病区,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战役从未停止。江城武汉成为中华医护精兵集结地,仅重症专业医护人员便达1.1万名,占全国总数十分之一。
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然而,病例基数大、疫情来势猛、尚无特效药……重重险阻摆在医护人员面前。
百折不回中,积极态势正在显现。截至2月18日,医院和医院患者出院率升至30%—39%;重症患者占确诊病例比例从初期的38%降至18%。
这是对爱与信念的回馈,也是夺取胜利的起点。
出击,再出击!为了血肉同胞,誓要拼尽全力。这些白衣加身的平凡英雄,深知每条生命的重量与意义。
生死竞速,一线希望也不容放弃
白肺。丝丝缕缕的白,弥散成云雾的白,几乎覆盖双肺的白。凝视着眼前的一张张CT胸片,西安医院*委书记、援鄂医疗队领队巩守平从未如此抗拒过白色。
“快!病人危险!”急促的喊声让他一个激灵。重症病房内传出呼叫:一位自入院即戴着无创呼吸机的85岁女性患者情绪躁动,剧烈抗拒高流量吸氧,氧分压瞬间掉到50mm汞柱,肺部感染加重,休克迹象明显。
“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让我来!”麻醉手术科主任吕建瑞“噌”地站起。巩守平、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三人急速穿上防护服,冲了进去。
检查气道、测量心率、调高氧流量、推注麻醉药……迅捷的准备操作之后,吕建瑞跪在地上俯向老人,开始插管。
“老吕,别贴太近,注意防护!”巩守平在侧急忙提醒。
吕建瑞蒙了几秒。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让近视眼镜、护目镜都起了雾,再加上防护头套,眼前一片模糊。
报警音还在响,氧饱和度继续掉。“不能等了!”吕建瑞屏住呼吸又凑近几分,努力瞅准气管,插了下去。
成功!看着迅速稳定下来的各项示数,病房里一片欢声。
回想起2月17日22时发生在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这一幕,巩守平仍然激动:“这也许是老人留给我们的唯一一次抢救机会!”当夜,他们一直在病房守到凌晨五点。
每个被从*门关拉回来的危重病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的这个故事,是章回体。
1月13日下午,50岁的陈先生一家三口罹患新冠肺炎,同时入院。老婆、孩子是轻症,住进普通病区,陈先生则进了ICU。
立即上无创呼吸机,严密观察各项体征。
当晚,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气管插管迫在眉睫。
疫情初起,周晨亮的科室没有防护面罩。达不到三级防护条件贸然插管,感染风险极大。
怎么办?短短几分钟,周晨亮急得心跳都要飙起来。他想起躺在轻症病房里的母子俩。出了闪失,怎么面对这个家庭的巨大悲痛?
动手吧!口罩、帽子、护目镜,再剪一片医用床单罩在外面,护目镜部分掏空,覆上厚厚的塑料膜。
顶着自制的“三级防护”,周晨亮迅速完成插管。氧气饱和度上去了,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经过一周有创通气,患者呼吸功能逐渐好转,拔除了气管导管。可以自由呼吸了!陈先生微笑着,伸出右手拇指做出“赞”的手势。
转变总在一瞬间。当夜,陈先生毫无预兆地严重缺氧,再度命悬一线!值班医生一边为他加压给氧,一边紧急呼叫周晨亮。半夜,病人终于被救回。
几天后,深夜的平静又被打破。凌晨三点,陈先生突然昏厥。值班医生迅速检查,原来是二氧化碳分压过高所致。经过及时抢救,患者渐渐苏醒……
整整一个月,这样的反复几乎不断。终于,陈先生彻底脱离了危险,一家三口得以团圆。
最棘手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例,常伴有两个因素:高龄、患有基础疾病。医院重症科副主任、援助医院医疗队领队余追就多次遇到此类险情。
57岁的危重患者李婆婆,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基础疾病,且有30余年的肝硬化病史,住院期间危情不断。持续进行抗病*、抗细菌、激素治疗,同时提高免疫力、提供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28天后,老人顺利转出重症病房;比她早一天转出的陈婆婆,也因各种老年病症而一波三折,生命屡次拉响警报。
“这类危重患者,核心症状是顽固性低氧血症,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损害。适时适度使用激素冲击治疗,辅以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营养治疗,往往能有好的效果。”余追总结。
炎症风暴,这是引起医院呼吸科主任程真顺重视的一大现象。
“人体免疫反应是抵挡病原菌的武器,但被诱发后,产生的大量炎性介质或细胞因子却可能反过来伤及自身,攻击肺组织及其他器官。一旦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就可能危及生命。”令他惋惜的是,一些新冠肺炎年轻患者的离去,多跟炎症风暴有关。
如何抑制这凶险的风暴?这场“竞速跑”,人类医学研究尚未稳占优势。但不懈奔跑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丝希望,都不容放弃。
“呼吸支持是最紧要的。上周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不见效果,立即气管插管,辅以俯卧位通气。同时,注意器官维护,应用一定剂量的激素。过程很艰难,但总算稳定了下来。”程真顺回忆。
在这场挽救生命的争夺战中,每提速一秒,都意味着百倍艰辛。而医护尖兵们从不缺奋力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当气管插管仍不能提供足够的呼吸支持,还有没有“最后一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果断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首例病人已康复出院。至今,他的团队10次使用ECMO进行救治,其中5人已实现了脱离呼吸机生存。
当新冠肺炎遇到肾移植患者,怎样在截然相反的用药需求中走好“平衡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制定周密方案,一边停用肾移植免疫抑制药,提升患者免疫力;一边在抗病*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激素,起到免疫抑制功能,最终,患者痊愈出院。
正是在这样的奋战面前,危重病人的生命防线渐渐筑起。
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介绍,从去年12月29日筹建病区以来,南四病区共收治病人近人,出院患者约人。与此前相比,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正在下降。尽管相对缓慢,但“随着疫情最艰难的阶段过去,随着治疗条件越来越有保障,我们有信心留住更多生命”。
八方驰援,我们携手合力护你周全
疫情最猛烈的时候,周晨亮一度感到压力巨大。
“患者症状都不一样,而且变化很快。医生护士全程紧绷,有任何波动立即出手。”他总结,救治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没日没夜地守,眼都不眨地盯”。
随着危重患者越来越多,高强度付出让7名医生、24名护士组成的团队有些力不从心。
好在,祖国绝不会让坚守前线的勇士孤*奋战。
1月31日,是医院东院区成为新冠肺医院的第一天。当日,从*远道而来的医疗队进驻周晨亮的科室。
山东、重庆、辽宁……来自8个省区市的10支医疗队、名医护人员会聚于东院区,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与武汉同行风雨共担,同守“火线”!
“顿时觉得满血复活了。我想和他们一起打硬仗,打一场不胜不退的漂亮仗!”周晨亮一扫疲惫。
荆楚大地,莫不如此。来自全国的3万余名医护人员如火种般撒遍这片壮美热土,种下了浩荡大爱、钢铁意志,生长出多学科、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巨大优势。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来自山东、上海、浙江等六省市的17支医疗队并肩作战,合力救治重症患者。
先是汇聚成气势如虹的大战队,很快,又分化出一支支精准善战的小分队。
“插管小分队”——气管插管频率极高、专业性强、风险很大,17支医疗队抽调人员组成队伍,专门从事插管治疗。医院援鄂医疗队麻醉医生冯昌已练就3分钟穿好防护服、3分多钟完成插管上呼吸机全过程的“神操作”,24小时待命,尽速出击。
“护心小分队”——20%危重患者存在心脏损伤,医院的5名医生、7名护士组成团队,为各医疗队提供全天候心血管技术支持,并协助完成深静脉置管以及IABP、ECMO等生命支持装置的植入及护理工作。2月20日,小医院援鄂医疗队,为一名心肌梗死合并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施治。
“中医药特色治疗小分队”——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独具作用,医院中医科联合青岛、宁波、长沙等地援鄂中医师,参与会诊、讨论疑难病例,指导临床用药。2月19日,小分队推出三个中药协定处方,针对不同病程对症施治,“阻击”重症向危重症转化……
“全国顶级的专家赶来支援,只有建立联合作战的有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医疗队的优势。”医院*委副书记、院长王伟介绍,“护肾小分队”“护脑小分队”“血液小分队”等“别动队”的成立,能让综合治疗变为现实,对治疗重症引发的多脏器衰竭起到重要作用。
援鄂医疗队带来的,还有各自引以为豪的文化、制度与方法。
2月13日下午,来到武汉第5天,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举行了第一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针对7个疑难危重病例,医师们作简要报告、认真剖析案例,共同制定周密的诊疗方案。
精益护理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插管病人管理全流程制度、重症超声技术应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我们把湘雅的标准与模式都带来了。虽然援助是短期的,但湘雅人绝不潦草应付,必须规范严谨,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医院肾内科教研室主任肖湘成坦言。
医院不但带来三位中医,使分管病区的中医药使用率达到80%左右,还建立了中西医联合视频查房制度。“一位医生在病区查房,其他四五位教授组成专家组,通过摄像头,在病房外观看病人状况,和病人对话互动。这样既解决了医生无法大批量进入隔离病房的问题,也让患者觉得安心。”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医务处副处长费剑春介绍。
“红*绿病区”,医院援鄂医疗队进驻医院东院区后的首创。如何对重症患者进一步细分,找出最具死亡风险的病人?医疗队按照轻重程度,将病区分为绿、*、红三色,配套不同的医疗和护理方案。
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情进展快、护理要求高。为保障患者安全,医院援鄂医疗队总结以往经验,结合新冠肺炎危重症特殊性,制定患者转入及转出ICU的护理标准操作流程……
“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医疗国家队、省级队、本土部队,在同一个目标的牵引下,汇聚成磅礴万钧的力量,给生命以最强劲的守护。
爱心合流,“我的患者我要浴血奋战去保护”
29岁的彭银华走了。这位武汉医院医生,在医院南6楼ICU中度过了最后时光。因为病情太重,虽然用尽一切手段,仍没能留住他青春的生命。每念及此,在医院支援的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领队赵领超便难过不已。
赵领超记得真切,彭银华入院后始终病情反复。在其还能简单说话交流时,他曾忍不住问:“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还敢不敢上一线?”彭银华一口武汉方言,微弱地说:“敢,选了这个行业,就要坚持下来。”
他也记得,得知要上有创呼吸机时,年轻的医生手都在抖。“我当时就握住他的手,说,别害怕,我们拼了命也要把你救过来。可是……”
长久沉默。
一宿宿抢救,一次次揪心,一遍又一遍在64人的“南六楼”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