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被过敏吓到的窈窕妈妈。
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美国一位11岁的小男孩,跟爸爸一起去奶奶家过节。
进门时,奶奶正在炖鱼,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鱼腥味。
因为对鱼腥味过敏,男孩瞬间呼吸困难,昏迷了过去。
爸爸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气喘喷雾急救,但是没有效果,最后只好拨打电话寻求救护车。
可惜的是,医院后,没有抢救过来,很快就去世了。
看完新闻,我吓出一身冷汗。
对某一种味道过敏,看似是个小问题,怎么会因此丢了性命呢?
但当地医生解释说:
特定的气氛或者香氛,的确可能致命。
因为吸入人体后,会产生对肺部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位医生还介绍说:
在美国当地约有40万孩子对鱼过敏。
40%的孩子都有过医院救治的经历。
过敏,看似是不起眼的小病。
但如果不重视,真的会送命。
过敏,说到底都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作怪。
当外来物质进入体内,免疫系统会进行识别,决定是吸收利用还是驱逐消灭。
遇上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免疫系统就会发起攻击,这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反应,比如过敏。
过敏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自身原因造成的过敏,即天生“过敏体质”,这个主要来自遗传。如果父母两个人都有过敏性疾病,孩子遗传的概率高达70%。
过敏体质有轻有重,大部分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慢慢好转。
外因是指某些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导致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反应,这些外来物质,就被称为过敏原。
过敏原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食物。
比如牛奶、鸡蛋、海鲜、花生、芒果,甚至有的孩子会小麦、大豆过敏。
见过一个小男孩,对葡萄过敏,一吃葡萄整个嘴巴都会肿起来,真让人心疼。
还有一位朋友说,她同事过敏原高达30多种,吃一块石榴都能晕倒。
尤其老人帮忙带娃的家庭,更要多了解过敏知识。
看过一个帖子,不到1岁的孩子对鸡蛋和海鲜都过敏,奶奶不当回事,觉得儿媳妇“瞎讲究”,偷偷给孩子吃虾仁蒸蛋,结果差点出人命。
除了食物,花粉、真菌、宠物毛屑、汽油、化妆品等,也经常会引起过敏。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每次去姥姥家就会过敏,浑身起疙瘩,全家人都莫名其妙。
医院一查过敏原才知道,孩子对宠物毛发过敏,姥姥家正好养了一条狗,孩子每次去都会抱着小狗玩,当然会过敏。
还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过敏原,最让人头疼,那就是尘螨。
据研究发现,50%-70%的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尤其是儿童)都与尘螨有关。
我们的床垫、枕头、布沙发、地毯、毛绒玩具……都是尘螨最喜欢的乐园。尤其是床垫,常驻螨虫可以高达万,如果长期不清理、不晾晒,会更严重。
螨虫繁殖的速度比老鼠快十倍,而且非常容易存活,人和动物的汗液、身体上脱落的皮屑、食物的碎屑等都可以称为它的食物。
能引起过敏的,不止有活的尘螨,它的尸体、分泌物、排泄物等都是最强烈的过敏原。
很多人知道,螨虫会引起皮肤瘙痒。其实,长痘、咳嗽、脱发等身体疾病,也与螨虫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过敏如此常见,我们又该如何识别与预防呢?
我查阅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整理了儿童最常见的过敏症状,大家可以参考下。
呼吸道症状
天凉了,不少孩子会有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感冒了,还会给孩子吃感冒药。
其实,这种症状也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正常的感冒,基本一周之内会痊愈,如果孩子反复十天半月都不好转,医院确诊,以免耽误治疗。
另外,秋冬季节是咳嗽的高发期。
如果孩子反复咳嗽总是不见好,还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就需要考虑下是不是过敏性哮喘。
皮肤症状
对刚出生的小婴儿来说,湿疹是最常见的。
尤其是夏天,孩子的脸颊、额头、胳膊、大腿……往往会出现一些小丘疹。严重的急性发作可能还会有水疱,往往要等到二三岁才会完全消失。
甚至有的孩子五六岁以后,局部皮肤瘙痒的症状仍然会持续发生。
为了预防湿疹,给孩子洗澡后,建议涂抹儿童专用的润肤乳。
如果孩子出现反复瘙痒、湿疹或者大面积顽固痱子,医院治疗,不能大意。
除湿疹外,还有一些食物过敏的孩子会引发荨麻疹。当孩子皮肤出现红色瘙痒团状或条状皮疹,中间苍白,边缘也没有蜕皮,则有可能是荨麻疹。
如果24以上仍然没有消退这时,医院,让医生帮忙查明病因。
还有一些孩子,突然频繁揉眼睛,越揉越痒,甚至还会发红、流泪。
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过敏性结膜炎。
消化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通常是对食物过敏引起,常见反应有恶心、呕吐、拉肚子。
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不会表达,出现食物过敏更需要密切观察,及时救治。
蚊虫叮咬过敏
孩子对于蚊虫叮咬的反应取决于孩子对该昆虫所释放毒素的敏感性。
通常情况下症状会比较轻,凉水清洗、冷敷、药膏等都可以迅速缓解。
但不排除某些毒性强的虫子,比如蜜蜂、马蜂、火蚁等。
如果被这种虫子叮咬,出现严重的肿胀和疼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刻带孩子去挂急诊治疗。
据儿科医生介绍,过敏性疾病大多数为遗传,目前在医学上无法根治,只能控制和缓解。
想让孩子少过敏,就必须打好“预防战”。
远离过敏原
经常过敏的孩子,带他去查一下过敏原,看看是不是过敏体质,究竟对哪些物质过敏。
日常生活中,更要远离过敏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容易过敏的孩子,家长需要格外注意。当孩子偶尔不在你身边时,比如上学或者去亲戚朋友家做客时,一定要把过敏原、注意事项跟老师或者接管人交代清楚。
最好专门备好小纸条,将这些注意事项写清楚交给对方,千万不要大意。
注意饮食和卫生习惯
不管是大人的房间还是孩子的房间,尽量每天开窗透气。
衣服和床上用品勤换洗。尽量每周用热水洗一次床单,洗完之后尽量放到太阳底下暴晒。
打扫卫生时,尽量“湿地作业”,避免尘土飞扬,也可以直接给自己和孩子戴上口罩。
研究证明,空气湿度在50%以下能有效预防尘螨生长。
另外空调过滤网也是螨虫聚集地,建议大家每年夏天来临和结束前,都要清洗一次。
换季时节,是过敏高发期。
发现孩子有过敏症状,尽量不要私自乱用药,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断,进行脱敏治疗。
频繁过敏的孩子,也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随身携带抗过敏药,以防不时之需。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受过敏问题困扰的儿童比例至少有20%~30%。
在新生儿期,以食物过敏和湿疹为主,到了2-3岁,开始咳嗽、哮喘,3岁以后,患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经常过敏,不仅会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长不高,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休克、死亡。
过敏不是矫情,千万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