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名词解释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负反馈: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正反馈: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自身调节:指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本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二.辨析题
1.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是指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一般而言,
其特点是反应迅速、起作用快和调节精准,并主要调节肌肉和腺体(包括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2)体液调节
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对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其特点一般为缓慢、持久而弥散,且主要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体液调节中最主要的是激素远距调节;
3)自身调节
是指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而由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其特点是调节范围相对局限,也不十分灵敏,但仍有一定意义,可对神经、体液调节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2.举例说明体内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解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变化相反的方向发展为负反馈;
而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变化相同的方向发展则为正反馈。
负反馈控制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例如,当动脉(受控部分)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抑制心血管中枢(控制部分)的活动,使血压下降;相反,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使血压升高,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的生理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最终完成生理功能。例如,当机体的动脉血压突然升高,分布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就能感受这一变化,并将这一信息通过迷走神经和舌神经反馈到心血管中枢,经中枢整合、比较、分析后,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是动脉血压回降到调定点的相应水平。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是一种物理现象,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无需代谢耗能,属于被动转运,也称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者带电离子在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无需消耗ATP。分为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两种。钠钾泵:简称钠泵,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能分解ATP释放能量,逆浓度转运Na+和K+。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离子移除胞外,同时将两个K离子移入胞内,来维持Na离子、K离子的浓度梯度。继发性主动转运:不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而利用Na+或H+膜内外势能差进行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分为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RP动作电位: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全或无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大而增强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最适前负荷: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此时对应的初长度称为最适初长度等长收缩:肌肉张力变化而长度不变等张收缩:肌肉缩短,而负荷的张力不变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称为完全强直收缩二.辨析题
1.跨膜转运的方式及其特点
细胞膜物质转运常见的几种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作用。
1.单纯扩散特点/p>
a.脂溶性小分子b.顺浓度差,不耗能,不需要膜蛋白参与。e.单纯的物理过程,扩散速率大,无饱和性
2.易化扩散特点/p>
a.非脂溶性小分子或离子b.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要膜蛋白参与。
分类:根据参与的膜蛋白不同分为/p>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相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抑制、速度较慢);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溶质几乎都是离子,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电压门控、化学门控、机械门控)
3.转运特点/p>
a.小分子或离子b.逆浓度差c.耗能d.需要膜蛋白参与。
分类:根据是否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分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转运又根据物质的转运方向分为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
4.出胞和入胞特点:
a.大分子和颗粒物质b.耗能
1)出胞:指大分子或颗粒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从细胞内排至细胞外的过程。
2)入胞:指大分子或颗粒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包括胞饮和吞噬两种形式。
2.钠钾泵及其生理意义
钠钾泵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释放能量,逆浓度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每分解一个ATP就有3个钠离子转运至膜外,2个钾离子转运至膜内。生理意义:
a.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的胞内高钾离子的环境,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b.增加膜内负电位。
c.膜内高钾,膜外高钠,是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基础。
d.建立势能储备,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来源。
e.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3.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A.细胞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差与平衡电位。钾离子在在细胞膜内外分布不均,胞内多于胞外
B.静息时细胞膜对离子的相对通透性。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通透,钾离子外流
C.钠泵的生电作用
4.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的特点
形成机制:
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内正外负)。
膜内外Na+浓度比约为1:12(动力)以及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通透性)导致Na+内流,当浓度差等于电位差时形成的Na+平衡电位,即为动作电位
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Na+通道闭,K+通道开放,在细胞内外K+浓度梯度作用下“K+外流,形成复极化。
3)后电位:钠泵”排钠摄钾”形成微小的电位波动
动作电位特点
1)全或无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大而增强
2)不衰减传播: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受刺激处的局部细胞膜,而是沿膜迅速向四周传播,直至传遍整个细胞,而且其幅度和波形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3)脉冲式发放:连续刺激产生的多个动作电位总有一定间隔而不会融合起来,呈现一个个分离的脉冲式发放
局部兴奋的特点
1)等级性电位,即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
2)衰减性传播,局部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向外扩布,扩布范围一般不超过1mm半径
3)反应可以叠加总和,其中几个相距较近的多个局部反应同时产生的叠加称为空间总和,多个局部反应先后产生的叠加称为时间总和。
5.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
轴突末梢AP(动作电位)——膜Ca+通道开放,Ca+内流——囊泡释放ACh(量子释放)——与终板膜上ACh门控通道结合——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性——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至阈电位——肌细胞膜爆发AP
6.兴奋-收缩偶联
1)肌膜上AP沿肌膜传到横管,激活横管膜上的L型钙通道;
2)L型钙通道变构(拔塞),激活终池膜上的钙释放通道,终池中钙离子释放入胞浆,引发肌肉收缩;
3)肌浆网膜上的钙泵回收钙离子并贮存在肌浆网,肌肉舒张。
血细胞生理
一.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新生儿为55%。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较稳定的悬浮于血浆的特性。红细胞沉降率:一定条件下,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将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次侧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献血者的血清混合。二.辨析题
1.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意义为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意义为维持血容量、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2.试述红细胞的生成
正常成人的红骨髓每天约生成2×个红细胞。红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成红系定向祖细胞,再经过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阶段,最后成为成熟的红细胞。在红细胞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供应。蛋白质和铁是生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基本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物质。
3.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中性粒细胞:吞噬侵入机体的细菌,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机体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和储存肝素(抗凝血)、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等物质,参与机体的变态反应。
4.试述生理止血的过程
1)血管收缩:
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③粘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血管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TXA2--不可逆聚集--血小板止血栓
3)血液凝固
5.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包括三个阶段: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分为内源性凝血(始动因子为FXII)和外源性凝血(III组织因子)
2)凝血酶形成: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
3)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6.试述输血原则
避免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
7.为什么正常人体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
1)血管内膜光滑,血小板不易破损而释放血小板因子,因子Ⅻ不易被激活。
2)血液处于持续流动状态,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也很快被冲走而不发挥作用。
3)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Ⅲ与肝素。
4)纤溶酶系统的活动,即使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随即被溶解。
循环系统
一.名词解释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60~80ml简称搏出量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乘积。安静状态4.5~6L/min,剧烈运动25~30L/min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心室功能曲线:在实验中逐步改变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值,并测量对应的心室搏出量量或每博功,由每个压力值所对应的心室搏出量或每搏功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自动节律性:指心肌在无外来刺激存在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正常情况下仅小部分心脏细胞具有,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以及浦肯野纤维网。窦性节律:由窦房结起搏而产生的心脏节律。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习惯上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期中期达到最大值时的血压平均动脉压:是指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个瞬时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由于心动周期中舒张期较长,所以平均动脉压更接近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波动范围为4~12cmH2O,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叶静水压)二.辨析题
1.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
(P(a)房内压P(V)室内压P(A)主动脉压)
2.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0期(去极化过程):INa通道开放和Na离子内流引起的。
2)1期(快速复极初期):ItoK离子外流,Na离子通道失活。
3)2期(平台期):ICa-L内流,INa内流,IK外流。
4)3期(快速复极末期)型钙通道关闭,IK外流。
5)4期(恢复期/静息期):排Na,Ca,摄入K,恢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正常浓度梯度。
3.试述心室功能曲线的特点及其意义
1)特点:a.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在5~15mmHg范围内为上升支
b.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在15~20mmHg范围内曲线趋于平坦
c.当末期压大于20mmHg,曲线平坦甚至轻度下降,但不出现降支
2)意义:a.反应初长度变化与心肌收缩关系
b.以此来反应心功能状态
4.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心室肌的前负荷:a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流速度、心室充盈时间、心室舒张能力、心室顺应性、心包腔内压力。b.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
2)心肌异长自身调节
3)心室收缩的后负荷
4)心肌收缩能力
5)心率
5.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形成:a.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b.心脏射血;c.外周阻力;d.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2)影响因素:a.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b.弹性贮器作用;c.外周阻力即小动脉直径和血液粘滞度;d.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
6.简述微循环的通路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保证物质交换
2)直捷通路: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3)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微静脉
作用:保存体温
7.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肌收缩力(肌收缩力增加,射血分数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抽吸力上升,静脉回流量增加)
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使静脉血向心脏方向回流。
4)体位改变:由卧位改变为立位时身体下部静脉容纳更多血量,使回心血量减少。
5)呼吸运动:呼气时相静脉回流减少。
8.试比较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都是肾上腺髓质分泌,但因为和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不同受体结合,作用不完全相同。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地作用在a受体,肾上腺素作用在a和B受体。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但最主要的作用是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增高,是最主要的升压药。肾上腺素最主要的作用是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升压的作用不突出。
9.试述从卧位到立位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
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
血压下降→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兴奋→延髓→心交感神经+→心脏+→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
呼吸
一.名词解释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潮气量:指每次呼吸时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因呼吸交替似潮水涨落而得名。肺活量:用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它是补呼气量、补吸气量和潮气量的总和。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成年男性平均ml,女性平均ml。用力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也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正常时第一秒占83%,第二秒末占96%,第三秒末占99%。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是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肺泡通气量:它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也称为氧和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二.辨析题
1.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1)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2)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2.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1)血液pH(PH下降曲线右移)和PCO2的影响(PCO2升高曲线右移)
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曲线右移)
3)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其浓度增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
4)一氧化碳的影响
5)受Hb自身性质和含量的影响
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O2:物理溶解1.5%,化学溶解98.5%主要是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CO2:物理溶解6%,化学溶解94%主要是以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运输
4.高co2、低氧和H+对于呼吸运动的调节。
1)高CO2:a.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使化学感受器周围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使血液内PCO2较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过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引起肺通气量增加。
2)低氧:当吸入的氧气降低,血液中的PO2将下降,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引起肺通气量增加。过度低氧的环境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导致呼吸停止。
3)低H+:血液中氢离子浓度较低,血液pH值较高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肺通量减少。
尿的生成与排出
一、名词解释
排泄(excretion):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多余的或有害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为ml/min(肾小球)有效滤过压(e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滲透压)-(血浆胶体滲透压+囊内压)滤过分数(filtrationfraction,FF):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肾血浆流量.正常值19%肾糖阈(renalglucosethreshold):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mg/d血)意义: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ransfermaximumofglucose,TMG):全部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的最大量。男一mg/min女一mg/min意义:尿葡萄糖排出随血糖浓度升高而平行増加。渗透性利尿(osmoticdiuresis):当小管液中某些溶质因未被重吸收留在小管液中时,可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由于渗透作用,可使一部分水保留在小管内,导致小管液中的钠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减少而小管液中有较多的钠,进而又使小管液保留较多的水,从而使水的重吸收量减小,尿量和氯化钠排出量增多。水利尿(waterdiuresis):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血浆清除率(plasmaclearance):肾脏在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此血浆毫升数称为血浆清除率。二、辨析题
1、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尿量怎么变?为什么?
a.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尿量增多。
b.另外,大量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也使尿量增多。
c.ADH减少,尿量增多。
2、大失血,血压低于8OmmHg,尿量怎么变?为什么?
1)大失血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低于80mmHg超过了肾自身的血流量调节范围,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有效率过率降低,尿量减少。
2)滤过平衡点提前:肾血浆流量减少,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部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加快,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部有效滤过长度明显减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循环血量减少,刺激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增加。
4)肾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得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且前者收缩更明显,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同时刺激肾脏旁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RAAS系统,最终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强烈收缩小血管,增加血流流动阻力、减少肾血浆流量,同时也促进醛固酮的分泌,有保钠排钾保水的作用,使得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离子和水的量增加。尿量减少。
3、动物实验中给家免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5ml,尿量怎么变?
免子尿量増加。因为此时家免血糖浓度増加,经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全部被近端小管全部重吸收,而其他部位的小管又无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导致小管液葡萄糖含量较高。因为葡萄糖的存在,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水的重吸收减少,于是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尿量便增多即现渗透性利尿现象,所以尿量增多。
4、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将怎么变?
垂体后叶素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相同,反射性的使尿量减少。
5、刺激迷走神经,尿量将怎么变?
减少。刺激迷走神经使得心输出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同时血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
6、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将怎么变?
减少。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使得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且前者收缩更明显,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神经
一、名词解释
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类型细胞之间的功能联系部位或装置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并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而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牵涉痛(referredpain):某些内脏疾病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脊休克(spinalshock):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肌紧张(muscletonus):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处于持续、轻度的收缩状态,但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腱反射(tendonreflex):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二、辨析题
1、试比较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感受器→传入纤维→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特异投射纤维→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特异感觉(联络和协调)
生理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导冲动
2)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元特异感觉传入纤维→发出侧支与之建立突触联系→丘脑髓板内核群→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生理意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与皮肤痛相比较,内脏痛有何特点?
1)缓慢持久、定位不准、对刺激分辨能力差;
2)对机械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
3)某些疾病常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4)常伴有不愉快的心情,并有恶心、呕吐和血压降低等自主神经反应
3、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特征。
1)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
2)腱反射:一次性、快速牵拉肌腱。
4、试述小脑的功能特征。
1)维持姿势平衡:原始小脑(绒球小结叶)与身体平衡有关。
2)调节肌紧张:主要是旧小脑的功能,尤其是前叶更为重要。前叶可抑制肌紧张,前叶两侧结构可加强肌紧张。小脑前叶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肌紧张减弱,动作无力。
3)协调随意运动:新小脑可协调大脑皮质控制的随意运动。小脑损伤时,患者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均不能很好的控制,表现为四肢乏力,行走摇晃不稳等。
5、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受体及其功能和特征。
1)主要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2)受体:胆碱受体:能和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能和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结合的受体。
3)功能:交感神经系统:应急状态时广泛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有利于修整恢复,促进消化吸收,蓄积能量,有利于排泄、生殖。
4)特征:a.紧张性支配
b.双重支配,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c.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d.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6、试用递质和受体原理解释有机磷中*发生的症状及主要治疗药物的
有机磷中*是因为它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Ach不能及时降解失活,造成Ach堆积过多而出现胆碱能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症状。
症状:如Ach与瞳孔括约肌、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逼尿肌、涎腺、汗腺及心肌等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导致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肠胃运动增强、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流涎、大汗淋漓、心跳减慢甚至停搏等症状。Ach还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结合,引起全身肌肉颤动。
治疗药物:临床上可加大使用大剂量阿托品阻断M受体,同时使用氯磷定等药物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以达到救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