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引发无数人的讨论。
你觉得自己牛在哪?
这问题,如果是来认真回答的,按知乎尿性,往往是长篇大论,俨然论文。
但如果是来搞笑的,或许会说:我能长这么大,吃了那么多牛,能不牛吗?
正经的有,搞笑的有,当然也有真情实感的。
于是,就有了一个最牛的回答出现,答主是:伯爵在城堡
我自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
然而就在几分钟前。
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医院。
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我正在体验着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在我身上四处游走。
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甚至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
那孤独的日子,身边全都是智力障碍的儿童。最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在楼道里一个人唱歌……
二十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
厚厚一沓纸,她用根十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说这很有纪念意义。
小时候,我忍受着身体的痛苦。长大后,我体会过内心的煎熬。
有时候,我也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呢?
可是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一个回答。
我只能说,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命运嘛,休论公道!
(贝多芬名言)
这回答引得无数人落泪,不少人在下面纷纷留言。
说,我们一定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要过好每一天。
你的故事,让我们的所谓牛都弱爆了。
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一时间这个答主出圈了,成了无数人的正能量导师,他的文字也成了出版书籍《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他就是程浩,一个用:命运嘛,休论公道,感动无数人的孩子!
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在年8月21日去世了。
不过他曾经的奋战,还有那一声声妈妈,依旧让人动容。
但凡念及,今日还会有人落泪。这是程浩的故事,有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也有命运的思考。
(母子)
一声妈妈不离不弃。
年,程浩出生了,出生那年母亲李哲刚好25岁。
按理说正是合适生育的年岁。
这状况,应该不用担心宝宝健康问题,各种检查也做了。
谁曾想,这宝贝孩子出生半年后,家人就发现了不寻常。
因为他一直躺在床上不动啊!
孩子多是多动症,特别是婴幼儿,更是如此。
你说这不动,是啥毛病咧?
李哲就跟家人一起,将孩医院检查。
医生在一番检查之后说:最大可能是脑瘫,还劝他们说,放弃孩子吧,这娃不能要。
家医院不算靠谱,就又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的也不乐观:这娃啊,最多活到五岁。
这接连论断,让做母亲的李哲不服气了。
她回来之后就跟家人说:我看不像,这孩子眼神多机灵啊,长得也挺胖的,还会叫妈妈,我绝对不能放弃她。
这一声妈,让李哲的心从此就和程浩母子相连没有分开过。
持续两轮检查之后,程浩8个月大了,还是不能动弹。
但说话却很早,说得也很溜。
(幼儿时代)
快一岁的时候,不愿意放弃希望的李哲又带着程浩医院继续看病。
医院结论也各不相同。
医院:脑瘫,打个问号。
按医生说法是:如果是脑瘫,语言能力会特别差,有点呆傻,不可能这么早就会说话。
医院::肌无力,打个问号。
按医生说法是:如果是肌无力,立起来抱着也不可能,只能躺着抱起来。
这就让妈妈不知所措。
娃儿到底啥病啊?不是脑瘫又不是肌无力。
不知所措了就要寻思,进而不断治疗,这一治就是一年多。
到了程浩两三岁时,李哲不知从哪里听闻有个气功大师很厉害,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救儿心切的她也不管靠不靠谱,就去了石家庄找气功大师郭某某治疗。
这一治又是半年之久,天天针灸,各种按摩,练习气功,但还是没效果,该咋样咋样!
(气功也不行)
一看这不是办法,半年后李哲又带着程浩去医院继续针灸治疗。
这一来二去,孩子整日被针扎,扎的全身上下到处是针眼,弄的没一块好肉。
孩子饱受折磨,李哲心疼啊。
寻思着这孩子白白胖胖,除了不能动,也没啥不正常,就将孩子带回家了。
这自我安慰的说法,让程浩渡过了平静的一年多,那段时间母亲李哲比较忙,都是奶奶在照顾她。
(成长)
在家人呵护下,程浩渡过了五岁生日,医生说活不过五岁的他,创造了第一个奇迹。
六岁之后,看着过了上幼儿园年岁的孩子什么也没学,李哲心急了,就开始教他汉语拼音,还给他买了小学生字典。
按妈妈李哲的说法是:
那时他还能坐。他坐在沙发上,我做饭,他就翻字典。碰到不明白的多音多义字,他会在吃饭的时候问我。
他吃饭慢,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我边喂饭边教他多音字的用途。
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程浩还热别热爱学习,宛如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总有不同的问题。
妈妈一看,就给他买了标注拼音的故事书,让他好好学汉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程浩长到了八九岁,整日要上班的李哲担心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就耗费巨资配了一台电脑放在床头,让程浩能方便的玩电脑,学习外面的知识。
懂事的程浩,就这么学会了使用电脑和用电脑看电影。
如果玩累了,需要换个姿势或者想睡觉的时候,程浩就会跟妈妈发短信说:妈,你快回来,我累了。
这时候,收到短信的妈妈,就会赶忙回来,跟他换个姿势或者让他睡觉。
(童年)
这就是程浩的童年。
在同龄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医院的路上,要么在接受治疗。
在同龄孩子飞驰玩耍的时候,他只能在床头形单影孤地看电脑。
但是这样的日子,对于程浩其实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十多年没收到病危通知书啊。
只是幸运的平静没有维持多久!
程浩第一次收到病危通知书是在11岁那年,当时书上写的是:心衰。
心衰啥毛病,简单说就是心力衰竭,心脏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障碍,造成心脏血液淤积或不足引发的严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
这11岁的程浩就有了这毛病,预示着未来的日子不平坦啊!
(心衰)
自那以后,病危通知书宛如成绩单一样跟随着程浩。
别人孩子收的是成绩单,一年两次,他收的是病危通知书,也是一年两次。
往往一个感冒,就会引发肺部感染,然后诱发心脏衰竭。
这让程浩完全病不得,只要病就是大毛病也让母亲更忙碌。
有一年,程浩因病住院了3个月,这3个月里李哲一改两点一线的生活,变成了三点一线
办公室上班-回家换衣服-去医院陪护。
这状况持续三个月后,医院上上下下,跟这对特殊的母子都特别熟。
作为孩子的程浩自然明白母亲的操劳,作为母亲的李哲面对孩子的妈妈,妈妈呼唤。
虽然悲伤,可还是坚持了下去,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啊!
有一次病危程浩昏迷不醒整整9天,那九医院,坐在床头的小木凳上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等着儿子醒来。
最后坐久了,下楼都利索,还摔了一跤。
(医院)
李哲对儿子那是真的好,因为她看到了儿子懂事,在心疼自己啊!
每次治疗时,程浩都要忍受扎针的折磨,生病的程浩血管细到看不见,护士也要想方设法才能顺利扎进去。这过程中的酸爽,很多人或许有体会。
每当这时,十来岁的程浩都是一声不吭,怕妈妈担心。
后来护士实在找不到血管了,无奈的都将针头扎在了脖子上的血管输液。
(输液)
每次住院治疗后,程浩的身体就会进入一段稳定期。
这段时间,母亲李哲就会在双休日,用轮椅带程浩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15岁的花季少年,在冬日的广场上看着人来人往,在冬日的雪地中,还曾在妈妈的帮助下,尝试过滑雪,特殊的装扮,让无数人都侧目看程浩。
这时候,程浩都会调皮地问妈妈:你看我长得多帅,人家都看我。
(滑雪的一家人)
可这快乐的日子依旧是短暂的!
随着病情加重,程浩生命的最后几年,连坐轮椅的能力都没了,只能躺在床上,或侧卧在床上。
他身上的肌肉越来越萎缩,整个人小了一发圈。
这状况母亲李哲心疼啊,每次出门去别的城市治病时,都会选择春暖花开的三四月份去。
在程浩的自述中对这段日子的回忆是:
从家出门就上车,送到机场。医院联系好,医院,看完后直接上飞机回家。
那段时间,母子两几乎跑遍了全医院,却一直没找到确切的病因。
这一切,让母子两失望,也让他们明白,时日无多。
程浩不止一次跟李哲说过:
妈妈,我要是死了,把我的眼角膜捐出去,把我的遗体捐出去做解剖。解剖了我,找出病因,找到疗法,能救好多人。不然你把我埋掉,跟扔垃圾有什么区别?
这话背后的悲戚还有奉献精神让人动容,可当母亲的李哲并不愿意失去孩子,但凡听见这话,都会鼓励他不要害怕。
(越来越瘦的程浩)
不害怕,不害怕,母亲的不断鼓励,让李哲对生活的态度特达观。
小时候的他喜欢郭敬明和韩寒的文章,母子间经常聊文学。
长大后的程浩,也爱上了看书,写文章和看电影。
一看儿子有兴趣爱好,母亲李哲高兴啊,就跟他说:哎,你写好了赶快发,不然哪天就发不出去了。憋着发不了多难受,你眼睛都闭不上。
生活的不如意,没有让这对母子消沉。
生死之间徘徊,没有让这对母子害怕。
这成了他们特有的互相鼓励方式,以至于每次抢救过来后,虽然后怕,可母亲李哲依旧能故作轻松的跟孩子开玩笑说:
你看,老天爷都不收你,又把你送回来了,你好好活着。
可这坚强的母亲也有软弱的时候,他曾不止一次跟程浩说:你可别丢下我,我受不了。
这说的多了让程浩夜不放心了,为了安慰妈妈,他会说:你放心,我会陪你活到80岁的。
孩子信誓旦旦的话语,给了李哲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程浩小时候)
每一次程浩病危,她都有一个信念,我的孩子会挺过来的,他答应过我陪我到80岁的。
相依为命的母子情是什么?或许这就是吧!
随着病痛的不断折磨,程浩的身体也日渐消瘦,到最后全身上下都只剩下皮包骨了!
有时候,看见这样的儿子,李哲还会开玩笑地说:
我说程浩,拿个针在上面撵一下,看你啥感觉?看你会不会痛撒。
一听这话,程浩就会头疼,这头疼,是头疼妈妈的调皮。
一看儿子如此,李哲也会说:
你是不是长脑瘤了啊你,你这样再长脑瘤就完蛋了你,一天都多活不了撒。
好吗,这母子互动很好。
这时候,程浩也会俏皮地说:
你不要胡说八道了你,就不能盼我一点好吗?就不能安慰安慰我吗?
其实这样的母子,何须安慰。
他们早看透生死,用心中的坚持,珍视彼此在一起的时间。
(爱在病榻件)
那么看似豁达的程浩真的不害怕吗?答案是否定的!
爱写文章的他,曾在文章中无数次想象自己的死亡,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忧,他从不在母亲耳边说任何关于自己身体的问题。
(谁又不怕?)
儿子虽然不说,但母亲李哲不能不担忧啊!
每天晚上儿子睡觉后,都是李哲特别警惕的时候。
如果程浩翻身了他就会安心,如果长期不翻身,他就会担心出状况,去摸摸孩子。
长期的卧床生涯,让程浩全身都是毛病,也让李哲成了看护专家,在医院有医生照顾,医院她就自己照顾,随身准备小氧气瓶是常态。
这对母子,就这么相互鼓励着走到了年,走到了分别那一年!
(孩子)
年春节,天寒地冻,一个不小心,程浩得了感冒,生命垂危。
眼见孩子出问题,李哲马上拨打医院。
宛如预示般,那天晚上隔壁两个病床的病人接连去世。
看着他们,程浩陷入了沉默和平静。
自己貌似要走了?
走之前终究要留下点什么啊
要不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哲学思考,寻思过生命意义的程浩明白,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有阅读和写作。
这是自己的特长,也是他唯一能留在这个世界的印记。
(活着的意义)
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必须阅读十万字的书籍,然后写作输出。
这十万字的书籍,有纸质书,也有电脑上的书。
翻书都困难的他,看完一页就让妈妈帮忙翻一页,弄得李哲开玩笑说:
天天看看看,本来就不能动,哪天再把眼睛看瞎了,我看你躺着怎么办。
听完母亲抱怨,程浩会俏皮的回复,然后继续依赖着母亲。
看了纸质书之后,他还在电脑上看资料书!
这一来二去,程浩习惯性的开始上午阅读,下午写作。
坐不起来的他,无法跟正常人一样用双手打字,只能用鼠标点软键盘打字,打的特费力。
但任何事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习惯了打字的节奏之后,程浩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写作的程浩)
充满了表达欲望的程浩整日里都在寻思看书写作,但有个时间段。他从来不打字,这就是母亲李哲的午休时间。
这就是程浩。
虽然失去了自理能力,依旧是个处处替别人想的好孩子!
在医院从不给护士添麻烦,有啥事情,都等母亲回来才说。
弄的李哲曾说:我要是不在,别人问他你有没有事啊?他总说啥事没有。再累扛着,我一回来他就跟我说,快累死了。
春节那次病危后,程浩的身体状况渐渐稳定,看书写作,让他的思想变的越来越成熟,看问题也越来越透彻,说话做事根本不像20岁的小男孩!
他对于旁人的异样脸色和目光也特别敏感,洞察人性之后,他写的文章,越发感人至深。
(程浩写的书)
但是再看上去如何成熟的孩子,依旧有少年人的童趣。
他曾经问自己的妈妈,我能不能给女孩子送玫瑰花啊?
一听这话,感觉儿子情窦初开的李哲,就欣然说:
可以啊,你支付宝里有钱,这是你的权利。
听完这话,程浩乖巧的说,我就跟你讲一下,最起码要经过你的同意。
只是这玫瑰花程浩送给谁了,谁是让他情窦初开的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我能想到的是,就算情窦初开,爱慕女孩,但程浩应该也会将爱慕藏在心里。
原因就在于,他的时间不多。
(程浩的爱情)
生命的终点有预兆吗?或许有吧,因为很多人都会回光返照!
这不,年8月21日来了。
那天,起床后的程浩精神状态不错,因为第二天就要出院了。憧憬出院继续学习的他,跟妈妈说:
妈妈,我在家光忙着在网上写东西,没时间看书,书都看得少了。我在这儿,这几天把这部书的第一部都看完了,能看第二部了。
其实程浩是在跟自己的母亲炫耀自己的成绩,也是在暗示。你看我这电子书好不好啊,是我用稿费买的哦?
说完这话后,程浩就催李哲去做饭,临走时还跟妈妈说:帮我吧电子书拿过来立好。
李哲办好这一切,准备走的时候,他还开玩笑说:妈妈,你快回来,别一去好久等我吊瓶打完,血都冲到瓶子里了。
李哲说:你放心了,流出来了我给你打进去。那我走了。
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他喊道:你走吧,回来帮我买一瓶脉动、一盒薯片、一盒旺旺牛奶。
谁曾想,这一别就是最后的告别,这对话就是最后的对话!
(时间永远不会停)
去去就来的李哲,20分钟后就回到了病房,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宛如睡着了一把,闭着眼睛,手搭在电子书上。
这状况让李哲心慌意乱,饭一放下就去摇他,却没有反应,拉开他的衣服听心跳,也没有心跳,慌乱的她找来医生抢救,却没了抢救的希望。
李哲事后反思时说:我估计他就是痰卡着,因为我不在,硬是憋着。
这憋着,就憋出了问题!
这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因为不愿意弄脏床单,或许就这么憋出了问题。
李哲最后看着自己的孩子,平静的接受了必将到来的命运!
在接受了命运之后,他找到了程浩每天写的日*,从头看到尾,最后一篇日记定格在5月2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那段时间的他,每天都在平台回答别人的问题,这状态日记中也有记录。
我在不停地解答别人的问题。别人迷惘时,我在不停地指路。我要顾及到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人,我这样也很累,但我也很充实:程浩
这些,母亲李哲从来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为何程浩在写完这段话之后,就停止了更新。
年8月21日,这个让母亲惦念了二十多年的孩子走了!
这个用文字感染了无数人的孩子走了!
(落花人离去)
他的遗愿是:我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包括眼角膜,用我的灵*,为你们开拓另一个人间。我要让自己的眼睛代替我,继续照亮这个美丽的世界。
按照李哲妈妈的说法,我的孩子只是睡着了!
或许睡着了的她,去了天堂,但是她的故事依旧在人世间回响,让无数人念叨,让无数人感动,也让无数人振奋。
因为那句:命运嘛,休论公道。
最后的最后,用程浩的口吻写段话的。
落花人离去,悲观共同歌。
我来过,看过,感受过,体会过,也明白了一切,
今日我走了,不要悲伤,不要难过。
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我只是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爱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