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次对战新冠Delta变异株,广东中医药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从临床救治角度上,Delta变异株有什么新特点?本轮疫情患者症状表现与此前有哪些不同?中医药治疗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6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接受媒体采访,揭秘广东中医药与Delta变异株正面交锋过程。

患者病情进展快、转重症比例高

张忠德介绍,本次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特点包括:一是潜伏期短,一般3-7天就发病;二是高龄患者多,70岁以上患者占比较大,最高年龄92岁,80岁以上的有十多人,合并基础病和并发症者比例较高;三是病情进展快,既往多7-9天转重症,此次疫情病人三到四天即转重症,严重者在24小时内转为重型或直接转为危重型。此次疫情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15%;另外是病*载量大;核酸转阴慢。

“可以看出,本次疫情老年病人多、潜伏期短、病*载量大、重症率高、核酸转阴时间长,给临床救治带来了极大挑战。”张忠德说,

Delta变异株感染后高热增多,中医发现核心病机

张忠德表示,在中医看来,本轮疫情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暑热与湿邪胶着,弥漫三焦,暑温之邪传变迅速,耗气伤阴。核心病机为暑湿化热、疫*侵肺、元气大虚。

“由于南方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患者汗多、气随液脱,尤其是重症病人或高热病人表现为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微弱、舌苔*厚腻。”张忠德介绍,与武汉、河北、云南等病例相比,本次疫情的中医证候以发热、高热、恶寒、头身痛、肌肉酸痛、咳痰、咽痛、咽干、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舌质红、舌苔腻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如发热比例超过80%,其中高热比例高达34.5%,为历次局部爆发之最。

中西医结合治疗全力阻断重症化趋势

张忠德介绍,在治疗上,中医本次采取的总体治法是清暑化湿、宣肺解*、通腑泄热、早期扶正、全程扶正。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普通型患者,单纯用中药治疗,在清肺排*汤、化湿败*方基础上化裁。对于普通型高热、有重症或重症趋向的,证候属于暑湿、湿温闭郁者,以麻杏苡甘汤、藿朴夏苓汤、吴又可三消饮为主清暑热、解表、祛湿、透达膜原。

对于重症患者,早期以气虚为主,病机为暑湿化热、玄府开放、汗出津亡,治疗上则更加强调早期扶正、全程扶正。气虚者全程使用独参汤以补气,扶助阳气,温化湿邪。

此外,中医药治疗也一直在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方面发力。如持续高热不退是患者病情转重的重要证候,中医治疗时,在清热解暑、清利湿热辨证用汤药基础上,加用安宫牛*丸清气分邪热,羚羊角粉清透热邪,早期扭转截断,防止逆传心包或热入营血。

在提升免疫力方面,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托住患者生命体征,为免疫功能恢复争取时间。

战疫成绩单:中西医结合治疗占91.2%

经过前一阶段的临床实践,中医药救治团队已总结出核心病机和用药规律,中医药治疗在本次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6月26日,此次广州疫情收治本土患者人,中医和中西结合治疗的患者有例,占93.4%。

经过中西医协同治疗,目前已出院91例,有1例危重症患者撤出ECMO,3例危重症患者拔管,8例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57例有重症倾向的普通型患者阻断转为重症,为防控Delta变异*株新冠肺炎提供了宝贵经验。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