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第七版学习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按:国家方案,内涵深刻,十个方子,值得反复玩味。近日与同事宋主任讨论这个方案,对温病学理论体系多有印证。我们曾深入隔离病区接触过数例感染者,在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病区的隔离防护、治疗护理、甄别、转诊等工作,对这个病有感性认识。回顾这段工作经历,结合这个诊疗方案,再看吴又可叶天士的论述,顿时生动起来。

一、理论依据

1.论病之原(《温疫论》)

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

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述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发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

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渐通,热亦暂减,超时复热。午后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者,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久或不久,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

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当即脉静身凉,神清气爽,划然而愈。

2.论治疗

2.1《温疫论》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2.2《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外合皮毛,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总在一经为辨。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谓其不可下也。惟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抟,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若白不燥;或*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痛,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多。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如法应清凉,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盖恐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便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与之相抟。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证,有不同也。

又有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募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入而为险恶之症。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二、方药

1.通治方:清肺排*汤

麻*9石膏15-30杏仁9炙甘草6桂枝9泽泻9猪苓9白术9茯苓15柴胡16*芩6半夏9生姜9紫菀9冬花9射干9细辛6山药12枳实6陈皮6藿香9

按:本方结构是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汤+山药、枳实、陈皮、藿香。麻*石膏宣发肺中水气,射干麻*汤主“喉中水鸡声”,是风邪与水气相抟,能治过敏性哮喘,可以调节免疫,中医讲就是祛风邪、化水饮。五苓散通利三焦水湿,小柴胡疏利表里之间的气机。枳实、陈皮、半夏、茯苓、藿香其实是温胆汤的变方。藿香能散表里寒湿,比竹茹更合适。为什么用温胆汤,还是因为这个病在半表半里,伏于膜原,壅滞三焦。叶天士云,邪留三焦,可用温胆汤之走泄。相比杏朴苓,温胆汤更擅于驱逐痰浊,比较切合新冠肺炎的病理特点。加山药是培土生金的意思,相比之下,此药不助热,不助饮,确实是最佳选择。加大米汤益胃气,也是这个意思。

2.轻型

2.1寒湿郁肺证

方:麻*6石膏15杏仁9羌活15葶苈子15贯众9地龙15徐长卿15藿香15佩兰9苍术15茯苓45生白术30焦三仙各9厚朴15槟榔9草果9生姜15

按:此时证候虽轻,但用药却重,为何?只因此时CT已见病灶,舌苔已见厚腻,虽然外证不著,邪气已深据膜原,因湿性重浊,尚未外传耳。开始弥漫,先入上焦犯肺,邪气郁闭,津液不布,反无痰,干咳胸闷,身重乏力。此时正气未虚,急当逐邪外出,故用达原饮三药直捣其巢穴,化湿去浊。复以焦三仙、茯苓、白术,去胃之滞,利脾之湿,复脾胃健运之常,以绝邪气内传太阴之门户。上焦肺叶受湿浊壅迫,肺失宣肃,用麻杏石甘汤开宣肺气,开毛窍以达邪出表。地龙通肺叶之脉络,徐长卿主*物百精蛊*之疫疾、邪恶气、温疟。再以贯众解热*,羌活解表,藿香去湿。方以半表里寒湿为主,兼开表与治里。

邪留三焦有不同走势。叶天士: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有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也。机括之转折有三:一则邪溃而愈;二则迁延反复如疟;三则转为危重。转为危重的原因多是由于免疫反应触发的炎症风暴,邪气盛而营卫内伐,化风化火,反耗散真气,成内闭外脱之势,如机括一发,势不可挽,不知生死有几。

2.2湿热蕴肺证

方:槟榔10草果10厚朴10知母10赤芍10*芩10柴胡10连翘15青蒿10苍术10大青叶10甘草5

按:方用达原饮辟秽化浊、透达膜原,加苍术、青蒿透解湿邪。湿去则热孤,用连翘、大青叶清热。仍用柴胡者,因开达膜原不离少阳枢转之功,通畅三焦气机。仍是邪留三焦,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3.普通型

3.1湿*郁肺证

方:麻*6石膏30杏仁15生薏苡仁30苍术10藿香15青蒿12虎杖20马鞭草30芦根30葶苈子15橘红15甘草10

按:这就是叶天士说的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见咳嗽憋闷气促胀满便秘等症。方用麻杏甘石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强去肺中水湿郁热。薏苡仁、芦根、藿香、青蒿,或宣透,或渗泄。加葶苈子、橘红是泻肺中痰涎,因为此时肺中痰涎痹阻细窍,必须急速祛除。马鞭草这个药我没用过,查了一下,大概它能入血通淤,能苦泄肺络,偕葶苈子、橘红行其气分血分之瘀滞。虎杖有通下湿热瘀滞之功,而无大*过于峻猛的弊端。叶天士云,湿热内抟,下之宜轻。

3.2寒湿阻肺

方:苍术15陈皮10厚朴10藿香10草果6槟榔10麻*6羌活10生姜10

按:寒湿渐入太阴阳明,见胸闷脘痞、呕恶便溏,故用达原饮加平胃散,去知母芩芍之寒,专攻膜原以里之寒湿。而身热不扬、干咳,表分不和,仍须羌活麻*生姜以解肌腠。

4.重型

4.1疫*闭肺证

方:麻*6杏仁9石膏15甘草3藿香10厚朴10草果10苍术15法半夏9茯苓15生大*5后下*芪10赤芍10葶苈子10

按:身热咳喘,痰少难出,身重倦怠,二便俱艰,湿热并重,内闭肺窍,阻塞肺络,究其原委,仍是三焦湿热拥塞,故在麻杏甘石清肺泻热时,不忘藿朴夏苓畅三焦,槟榔草果开膜原。邪*入血,以赤芍凉血散血,较马鞭草又深一层。仍用葶苈子泻肺内痰饮,气血两清。大*攻逐结*,折其锐势,釜底抽薪。邪气炽盛,恐正气不支,加*芪以扶正,益肺气之化源。

4.2气营两燔

方:石膏30-60知母30生地30-60水牛角30赤芍30玄参30丹皮15连翘15*连6竹叶12葶苈子15甘草6

按: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这是气血两燔,不止是营分了。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以清瘟败*饮,重用凉血清热药以急救阴血。血气以流通为贵,须用连翘清透,竹叶淡渗,给邪以出路,仍加葶苈子驱逐肺内痰饮。*连清心除烦,可以不用。

5.危重症

危重证用人参、附子、山茱萸煎汤送服安宫牛*丸或苏合香丸,腹胀不通加大*。这时的病人十分危重,具备了上呼吸机的指征。生脉针、血必净、醒脑静可以随证选用。张锡纯独重视山茱萸有救喘脱的作用,以其味至酸,能收敛耗散的正气。

6.恢复期

6.1肺脾气虚证

方:法半夏9陈皮10*参15炙*芪30炒白术10茯苓15藿香10砂仁6甘草6

按:这是寒湿型的恢复期,素体寒盛阳虚者宜之。寒湿未尽,仍用藿香、砂仁芳香化湿,陈皮半夏降逆除痰。*芪能走表,利尿去水,较之诸参更适合。补胃气的基础上利尿祛湿。脾升胃降,气机得复。

6.2气阴两虚

方:南北沙参各10麦冬15西洋参6五味子6石膏15淡竹叶10桑叶10芦根15丹参15甘草6

按:湿热型的恢复期。湿热伤阴也重,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方用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生脉散。加芦根竹叶,在补津气的基础上渗湿于热下,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丹参以清血分余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