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荧光微球的荧光?
检验荧光微球是否有荧光,可以用美国路阳LUYOR-RG来测试,如果是绿色荧光微球,采用LUYOR-荧光激发光源的蓝色光源照射,佩戴LUV-30A荧光观察眼镜观察。如果是红色荧光微球,采用LUYOR-荧光激发光源的绿色光源照射,佩戴LUV-50A荧光观察眼镜观察。LUYOR-RG荧光激发光源内置了12颗大功率led,照射面积大,激发荧光亮度高,观察效果好,如果您是科研院所,想试用美国路阳的荧光激发光源,可以联系上海路阳生物有限公司申请样机试用。
荧光微球的荧光激发效果:
上图为绿色荧光微球在LUYOR-RG激发光源照射下的荧光效果上图为绿色荧光微球在LUYOR-RG激发光源照射下的荧光效果
何为荧光微球(Fluorescentmicrosphere)?
荧光微球:荧光微球通常是指形状为球形,直径在几纳米至几十微米之间,微球表面或内部负载有荧光物质,在受到一定的能量激发时能够发出荧光的微粒。与纯荧光化合物相比,荧光微球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光行为和形态结构。目前,已经有能够制备各种各样的粒径从纳米级到亚微米级的荧光微球。荧光微球有比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及发光行为,受溶剂、热、电、磁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比纯荧光化合物小很多。
绿色荧光微球是用于体外诊断、血流测定、成像,以及流式细胞仪校准的微球。绿色荧光微球填充了高性能的油溶性荧光染料,灵敏度高,稳定性高。
荧光微球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微球,由于在单个微球中富集了能够发射荧光的有机或无机物质,除具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能外,同时在外界能量刺激下还能发射荧光。荧光微球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微球表面弧度有利于抗原决定簇和抗体结合位点的暴露面处于佳的反应状态,因此在众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化学、生物医药、临床医学、基因分析以及光学仪器等,其中荧光微球在医药、生物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在聚合物微球表面或内部引入一种或多种荧光物质制备的荧光微球,早被用作校准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的荧光标准物质微球,后逐渐被应用到细胞标记、生物分子标记及在活性条件下的示踪,也可固定蛋白质分子等,并跟踪其功能化过程。
荧光微球能够携带许多荧光分子,较弱的刺激就可以引发较强的信号,所以只需要少量的低能辐射就能产生荧光信号,避免了使用传统的放射性微球造成的辐射危险,并在不损失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已经产业化的荧光微球,使得高通量免疫分析、药物筛选、固定化酶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上了一个台阶,荧光微球作为诊断试剂应用于免疫分析已是一个必然。荧光微球在生物样品检测中作为不同检测对象的固定化载体,不同荧光微球对应不同的捕获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从而实现多种待测抗原定性及定量检测。我们期待着这一技术走向成熟和发展。
荧光微球用于核酸检测
利用不同颜色的上转发光材料编码的微球可用于结合不同的报告标签,当结合上单链的DNA之后,荧光强度会显示不同。利用类似的方法,将上转发光的纳米颗粒包裹在聚苯乙烯的微球内部,调整上转纳米颗粒(不同发射波长)的比例,可以获得不同的荧光编码微球。上转发光编码微球与报告分子的染料标记没有光学交叉,因此标记染料到荧光波长可选择范围很宽。量子点编码的微球也可用于结合目标DNA分子,利用微流控芯片的层流以及外部的磁力,报告分子、清洗剂通过磁力的作用产生了三股流体,利用量子点标记的微球,进行杂交链式反应之后的信号出现增强的现象,因此量子点编码的微球可以用于在人的肺癌细胞中进行miRNA的过表达的多重检测(图2所示)。
荧光微球用于蛋白质检测
多重颜色的量子点结合的微球广泛被证实能够用于多重抗原的同时检测,包括IgG,肿瘤标志物,病原标志物等,使用上转换纳米颗粒以及携带磁性纳米纳米颗粒标记的微球可以同时检测两种不同的抗原。基于微流控技术,利用AFP(FEMMs荧光编码的磁珠)对Fe3O4纳米颗粒的磁性富集以及分离(高温化学溶胀的方式),量子点以及Fe3O4纳米颗粒与微球的通过高分子链端或者疏水作用进行有效的结合,该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一些多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荧光微球用于细菌检测
传统的细菌检测(例如微量肉汤稀释法或者E-测试)所需时间周期长,因此需要开发能够快速以及高效地对多重细菌进行检测。Ozcan组利用了聚苯乙烯微球能够快速对寄生于人角膜以及结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快速的计数。Wang课题组将荧光微球与万古激素(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