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征余杭区第三批驰援武汉的4名医护人员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今天下午,

余杭4名医护人员紧急集合前往市区,

与浙江省第四批紧急医疗队汇合,

并将于明天前往武汉。

和已经奋战在疫情核心区的25名战友一样,

他们也将进入重症病区工作。

▲区第一人民医生吴龙川(右)临行前与家人告别

▲医院的护师出征前剪发

一起来认识这4位

新加盟的逆行者!

1

吴云龙

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早上刚刚带上口罩进入ICU病区的吴云龙接到电话,通知马上集结准备出发湖北。“10医院发起驰援湖北的倡议书,我就马上报名了。”吴云龙说,第一批医疗队ICU去的是女医生许莉,他作为科室副主任,作为男生,不能再让女生到前线去了。所以吴云龙为此专门打电话领导要求,要派驰援湖北的医生,就一定要让他去,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年吴云龙曾作为医学专家援助湖北咸丰。他与湖北的这份缘分还在继续,今天吴云龙再次出发湖北。

2

吴龙川

医院

急诊科主治医师

“爸爸出发去打怪兽,你在家一定听话。”出发前,吴龙川和儿子说,猝不及防儿子回答“回来记得要隔离14天。”

“在急诊10年,各种仪器、各种抢救都参加过,经验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丰富的。”吴龙川有些自豪地说,“湖北,大家都害怕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一定凯旋归来,一定给急诊科争光。”

3

高珊

医院

神经外科护师

高珊是余杭医院神经外科护士,也是一名具有9年党龄的“老”中共党员。4天前,她刚进驻了医院的隔离留观病区,当知道护理部在征集新一批支援武汉预备人员名单,她赶紧报了名。她说“我是党员,已有10年的护龄,那么对同事都去支援了,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去。”

其实,高珊的孩子才21个月,要长时间离开孩子,她心里也非常不舍。她的父母、公婆和丈夫都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她的丈夫陈超杰说:“心里当然有许多担心,但也为她感到骄傲,这时候我肯定支持她,希望她保护好自己,早日平安归来。”

4

刘夕瑶

医院

重症医学科护师

刘夕瑶是余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她在ICU已经工作了5年,具有丰富的重症患者护理经验,专业能力强。

接到出征的任务后,刘夕瑶接受了防护培训,整理行装,准备随时出发。为了防护更规范,工作生活更方便,她毫不犹豫地剪去了蓄了许多年的及腰长发。“我的老家在湖北人天门市,我的父母、哥哥嫂嫂和妹妹都在那里,我是医务工作者,这时候应该回去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务工作者们的战衣

七夕情人节心形动态分割线

2月9日傍晚17点58分

我区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

24名医护人员顺利抵达武汉

开启医疗援助工作

余杭24名援鄂医护人员在光谷院区合影

2月10日上午

他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院光谷院区

接受岗前培训

为“上阵”做好准备!

此次浙江省援鄂人杭州医疗队与人宁波医疗队,一起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光谷院区的四个重症病区。为方便工作与沟通,我区援鄂24名医护都被安排在同一个病区,此病区由原先肿瘤内科改建,主要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

一路上白衣天使们

用文字记录下了经历与感受

02月09日

元宵节

记录人:魏应杰(区二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2月8日凌晨02:27,接到护理部主任应敏娟的武汉去吗?明天。我犹豫:明天回复可以吗?应主任说:不行,现在必须答复,明天出发。我看着边上的妻女,沉默。我回答她:去,什么时候出发。应主任说:“好的,收拾简单行李,明天等通知。”这一夜,未眠。

一天的集结,出发,到达,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等待,等待,武汉的接待人员,也在超负荷的工作。我们是来支援的,不是来添麻烦的。都不容易,武汉的夜晚,真的好冷。

记录人:吴晓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主管护师)

这是非常兴奋又略带伤感的一天,没有跟老公商量,就报了支援武汉,老公以为我在开玩笑,没当回事,直到我开始收拾行李,他才知道是真的,他开始跟我冷战,不跟我说话,但还是在默默地帮我想该带些什么东西,恨不得把能带的都带上。

同事知道之后,纷纷发来问候,电话一个接一个,讲到最后,以眼眶湿润,说不出话,一顿痛哭结束,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为我加油,朋友圈被我们刷屏,连儿子的班级群都给我加油鼓劲,邻居们说会照顾好我的家里人,在这里都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大家的牵挂,谢谢大家的帮助,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记录人:沈飞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零点受命,中午出发,一支由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精锐部队火速集结完毕,没有任何犹豫与退缩,有的只是满腔热忱与坚定的信念。拉响号角,白色战士出征上阵,武汉人民,我们来了!受病毒所困的患者,我们来了!还有奋战在武汉的战友们,我们来了!你们绝不是孤军奋战!

02月10日周一

记录人:钟永红(区一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为了便于穿脱防护服、降低感染风险,也为尽量缩短下班后洗、干发时间,以及可能着凉影响工作,下午,培训结束回到住所,我们做个重要决定:古有花木兰剃发从军,今有医护剃发抗疫。

记录人:池冬菊、李斌、姚莉萍、徐建伟(区三院护师)

医院光谷院区,参加一系列岗前培训,做好“上阵”前的最后准备!医院成功会师,留下了宝贵的“战友们”上战场前的合影。

记录人:魏应杰(区二院护士)

长时间的活动,让我都快忘记了今天是几号,总让我以为来武汉好几天了,其实落脚到武汉,到第一班的结束才36个小时,我们梦幻般的完成了,这和每个人努力和信念是分不开的。相信新冠一定会被我们打败!白衣终将战胜黑暗。

记录人:沈飞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傍晚关于我的报道和我那送面膜的哥哥刷爆盆友圈,听说又有好多同事报名加入援助疫区预备队,我的好多小姐妹都报名了,你们都是棒棒哒。期望疫情在我们这就截止了,不再有下一批战士出发!

02月11日周二

记录人:余丹青(区二院急诊科兼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今天是我来武汉支援的第二个24小时,在这短短的第一个24小时内,我们完成了集结,挺进,奔赴战场一连串动作,为打赢这场战“疫”开了个好头。我们昨天下午熟悉了流程,完成了院感培训,晚上指挥部就下达命令,立刻动身做准备,于凌晨一点开始收治病人,一晚上共收治45位重症确诊患者。从和武汉战友交流过程中,我感觉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疗力量,更是在为武汉加油!

记录人:叶晨(区五院护理部干事、护师)

晚上11点起床洗漱,准备与队员们医院光谷院区。这是我和严晓慧到达武汉后的第一个夜班。来到院区后,按照要求穿戴防护服,由于戴口罩的时间过长,我们在鼻梁处贴上了创口贴。为了方便辨认,在防护服背后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种上班的仪式感太强了,与以往不一样,就像是上战场前的准备!穿过5道防护门,走进病房的一刹那,刚来武汉时的未知和害怕神奇地消失了,只剩下了干劲。加油干吧!

记录人:严晓慧(区五院内二病区副护士长、主管护师)

病房的走廊里,一群来自余杭的“大白”步履匆匆,同组的共有7个人,6个人收住病人,1位管理电脑,输入医嘱。因为一下子收了很多病人,原定于4个小时的班硬是拖成了7个小时。医院时,天已经亮了。看见透亮的天空时,感觉非常舒畅,相信一切也都会如这天空一般,黑暗散去迎来光明。

战斗的第一线,

请一定保护好自己!

我们在余杭,

等你们平安归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