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鄂州首例人工肺成功上机,贵州医疗队员 [复制链接]

1#

贵州援鄂医疗队1分钟前

经过医院团队10个小时的努力,医院首例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人工肺成功上机。

图片来源:医院

这是鄂州市开展的首例“人工肺”

也是当地用在新冠肺炎患者上的首例“人工肺”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救治患者过程惊心动魄

3月5日傍晚6点,医院RICU病区门口,来自遵义医科大学的两支战队会师。

第一支是遵医附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医院医疗组组长傅小云,重症医学二科梅鸿、胡杰副主任医师带领的“重症先锋队”;

第二支是遵医二附院副院长、遵医附院胸外科主任徐刚,遵医附院胸外科副主任宋永祥,遵医附院心血管外科、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田仁斌医师为主要成员的“科技救治队”。

两支战队,分属贵州援鄂第一批、第六批医疗队。医院,他们的“战区”相隔只有20米,但在各自分秒必争的战场,咫尺亦是天涯。

患者杨爹爹(化名)医院住院有35天,8天前转诊RICU,老人的双肺变成了“大白肺”,贵州医疗队先是给予面罩吸氧,病情持续恶化;接着上无创呼吸机,病情一度好转;可新冠肺炎的危重症的病情变化瞬息万变。

3月5日一早,医师在为杨爹爹进行无创进通气治疗时,发现他体内二氧化碳排不出,急剧升高,达到mmHg,是正常人的3倍多,老人出现了意识模糊,心率减慢,“我们紧急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仍然未能改善他的呼吸衰竭加重的情况。”

杨爹爹病情告急,考虑已并发肺性脑病。

贵州医疗队立即与医院多学科讨论,又与前线指挥部再次对杨爹爹的病情研判,一致认为,用ECMO去创造生命奇迹。

图片来源:医院

13位专家身着厚重防护服,通过一根插管把股静脉血引流出体外,经过ECMO转变成动脉血,然后回到病人体内。

遵医附院心血管外科、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医师田仁斌说,回体内的通道有两种,一种是回到动脉(VA模式),一种是回到静脉(VV模式),“杨爹爹是VV模式,即单纯进行肺支持。”

图片来源:医院

ECMO上机成功

为患者带来了生的机会

在这背后

是贵州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

医疗队员记录ECMO成功上机经历

时间:年3月6日

地点:湖北医院

记录人:贵州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杨朝金

“ECMO上机成功”

“流量正常”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今天是我来鄂州的第20天,也是最为兴奋的一天。

当穿上外套从医院RICU病区离开时,门口的电子钟已经显示为23时25分,原本5个小时的班,我却连续坚持了10个小时,没有一丝倦意,更多的是在回顾过去十个小时里,我所经历的紧张、忐忑、开心与兴奋。

3月5日下午13时,医院的路上,我就接到了通知,将要为72床患者做ECMO治疗,这一刻我是紧张的,也是有底气的。年时,我曾赴北京参与《中国体外循环生命支持ECMO专科实践能力》培训并顺利结业,回到遵医附院后,我又自己独自护理这类病人超两个月,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大脑中,我开始不断的回想ECMO上机的每一个操作要点,好让我在实际操作中,更熟练的去配合医生。

下午14时,我熟练地穿上了防护服,准备进入战斗。RICU病房里收治了鄂州最为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这段时间以来,72床患者的病情一直不太好,肺上的情况很糟糕,病变一直没有明显减少,ECMO成为了最后的救命可能。

图片来源:医院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ECMO,简单的说一下吧,ECMO就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也被称为“人工肺”或“魔肺”,是通过ECMO装置替代患者的肺部,让患者的肺得到很好的休息,被业内视为新冠肺炎患者最后的救治手段。

我亲手为72床患者行右上肢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ABP),这也是在RICU病区首次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后期血气采集能提供很大的便利。从下午17时开始,工作节奏就变得很快,我需要协助医生行床旁麻醉、行床旁气管切开术,同时还要准备穿刺物品,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好在准备过程还算顺利,同行的田仁斌老师是遵医附院心外科的医生,也是贵州省ECMO领域的专家,在他手上累计开展ECMO次数多达多次,对ECMO技术非常的熟练。

在下午18时左右,整个团队开始进行ECMO上机预冲,田老师则对患者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是ECMO最为关键的环节。穿刺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经验进行“盲刺”,但和平时不太一样的就是,这次的穿刺是在隔离病房,大家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还戴着手套,对穿刺操作影响很大。虽然心里还是很忐忑,但整个ECMO团队里不少人都是重症医学专家,都有着ECMO治疗的经验,这样的ECMO团队让人充满了信心。

整个操作过程,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护目镜下彼此的眼睛,正是眉眼间熟悉的信息传递,各自手上配合很密切,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汗水渐渐浸湿了防护服,蒸腾的雾气也模糊了护目镜,但大家有的就是一颗赤诚之心,这让一切都完成得很顺利。

晚上21时30分左右,ECMO上机成功,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流量正常、氧合正常、ECMO运转正常。”离心泵引出的暗红色血液,经膜肺化为鲜红的血液,流回患者体内——患者缺氧状况显著改善,抢救性治疗成功!这一刻,所有人的忐忑都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抢救患者成功的高兴和兴奋。

图片来源:医院

“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是所有医护人员共同的心声。72床患者是鄂州市开展的首例ECMO,也是用在新冠肺炎患者上的首例ECMO。在协助医生完成ECMO后续的护理操作后,已是深夜,我一层又一层地脱下了3件防护服、两副手套、期间完成15次快速手消*、脱下贴身湿透了的衣裤、冲了20分钟的澡后,准备赶回驻地……

今天上午,接班的同事告诉我:“72床病情稳定。”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为医务人员的爱人,带着爱人的勉励和支持,我相信,来年再来鄂州,定是满城春暖花开!

来源:综合天眼新闻、动静贵州、贵州都市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